N本报记者 张伟 王浩志 文/图
本报讯 今年的母亲节,福州67岁的李碧云依姆家过得很热闹。女儿请来鼓楼开元社区里100位依姆,街坊邻居们就在自家的餐馆里,好好撮了一顿。
感激妈妈含辛茹苦养活五兄妹
“以前都是她买菜回来,自己下厨。前天突然跟我说,要带我出去吃顿大餐。”李依姆笑得合不拢嘴。上个月,女儿曾惠萍在五显巷新开了一家餐馆,没想到自己来吃的第一顿饭,居然是母亲节的爱心午餐。不仅如此,曾惠萍还跟鼓楼区侨联、鼓东街道和开元社区联手,请来100位“妈妈”。其中年龄最小的五十岁出头,最大已经百岁高龄。所有的妈妈,除了吃饭,每人都收到一份母亲节礼物——一份礼品装的毛巾和浴巾,还有一大束康乃馨。
“父亲不到50岁就去世了,我们五兄妹全靠妈妈一手拉扯大。”46岁的曾惠萍曾在海外拼搏多年,她说,每年母亲节,兄妹几个都会凑在一起,陪妈妈好好乐一乐。“母亲节在我们家,跟中秋和春节的分量一样重。”今年自己刚有了新生意,一时忙不开,“那天我的女儿提醒我,要不把外婆请过来吃饭吧。”曾惠萍笑笑,“我想,干脆把街坊邻居都喊来,大伙一起过!”
吃地道的福州菜每一位妈妈都开心
为了母亲节菜谱,曾惠萍可没少操心。请来的妈妈们多是地道的福州人,吃惯了虾油味,牙口也不好。剁椒啦,酸汤啦,这些时兴的口味统统不要。太平面和炒线面,用的就是个吉利的彩头,肯定要的。醉排骨和南煎肝这些福州招牌菜,也都得有。为了给爱心午餐上点档次,甲鱼和溪滑也端上来了。
帮忙斟茶倒水的,竟然有几个10岁左右的孩子。“这些都是我们几个兄妹的孩子。”曾惠萍说,自己12岁的女儿高晓清也来了。“她将来也会当妈妈,希望她从小就能记得这份情意。”
有老街坊们聊天,有孩子们陪着说笑,这样的一顿午饭,上了年纪的妈妈们自然吃得很高兴。77岁的程金玉依姆平时独自一人生活,女儿嫁到外地,难得回来一趟。“我在这住了一辈子了,第一次母亲节过得这么热闹。”程依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