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环球军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南海周边先进军备云集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海周边先进军备云集

越南装备的苏-30战斗机
“猎豹”级轻型护卫舰
马来西亚装备的“鲉鱼”级潜艇
 

N本报记者 刘虎

核心提示:

这几年,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纷纷采购先进武器。而他们采购的装备无疑都突出进攻性,而且比较先进。虽说这些国家仅凭几件买来的先进武器只能暂时提升军力,但这仍会助长南海周边各国的军备竞赛,让地区安全形势更加恶化,让某些浑水摸鱼的国家得利。

现状 多国狂购攻击型重装备

“基洛”级潜艇、苏-30战机……南海周边国家大手笔军购,已超出自卫范畴

南海周边国家,越南的军购规模最大,其中令人瞩目的大手笔有:6艘636型俄制“基洛”级潜艇,其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24架苏-30MKK战机;4艘荷兰“西格玛”级轻型护卫舰;2艘俄罗斯“猎豹”级护卫舰;2艘荷兰“闪电”级大型导弹艇。

印尼、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的军火采购也是大手笔。今年1月,韩国大宇公司宣布将为印尼建造3艘1400吨级209型潜艇,总价11亿美元;今年1月,印尼向俄订购6架苏-30MK2战机,印尼空军现有6架苏-27SKM和4架苏-30MK2以及数十架二手的F-16;此前,印尼还订购了4艘“西格玛”级轻型护卫舰,并已陆续交付;印尼还装备有“基洛”级潜艇。

马来西亚除了计划采购18架苏-30MKM外,其最重要的军购就是从法国购买了两艘“鲉鱼”级潜艇,目前均已服役。菲律宾是美国的军事盟友,双方签订了共同防御协议。由于财力有限,菲律宾的军事装备很多都是老掉牙的,美国近年也赠送了菲律宾一些二手货。

笔者发现,南海周边国家采购“基洛”级潜水艇已经超出了自卫的范畴,而苏-30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可以覆盖整个南海。另外,“西格玛”级轻型护卫舰和“猎豹”级护卫舰适航性相当强,机动性优异,可胜任多种任务。“鲉鱼”级和209型潜艇都是当今世界的先进常规潜艇。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对南海地区的争端还是想靠加强“拳头”来解决。

解读背后有大国角力“影子”

这些大国积极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他们最关心的除了航道安全就是石油利益

西方媒体在分析东南亚一些国家采购军火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告诉读者,这是针对中国的,因为南海问题。事实上,一些国家进口军备的确是冲着中国的。新华网之前刊文说,一些东南亚媒体,每每提到购置武器、地区安全等话题,总会把“为应对中国崛起”作为大前提。这些国家以越南、菲律宾为代表。

不过,笔者认为,南海周边国家采购军火并非全部针对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有维护马六甲海峡的考虑,两国还有领土和领海争端。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军舰之前在安巴拉海域发生对峙,印尼官员当时强硬地声称,为了捍卫安巴拉主权,不惜与马来西亚一战。此外,马来西亚购买了苏-30MKM战斗机之后,新加坡就采购F-15战斗机;越南要购买潜艇和先进战机的消息传出后,泰国就要求越南对此做出解释,并寻求购买潜艇应对。

南海周边国家纷纷购武,背后还有大国角力的“影子”。这些大国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积极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染指南海地区事务,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这些大国最关心的除了航道安全就是石油利益。《环球时报》称,“目前西方200多家能源公司在南海海域钻井总量达上千口,几乎囊括美欧日所有大的石油公司。”

点评 军购只能暂时提升军力

三大因素决定,仅依靠军购就得受制于人,成不了大气候

笔者认为,南海周边这些小国的工业基础都不是很好,都不具备研发和生产重型、尖端武器的能力。依靠购买美国、俄罗斯、欧洲的先进装备,这些国家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国防力量,但这种提升只是暂时性的。

一方面,打仗就是拼国力、拼消耗,必然要准备大量的武器装备,如果自己不能生产,则损失一件少一件。这些国家就这么一点先进装备,摆在那边给人看,他们真舍得用吗?而军事装备都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靠买装备,就得一直受制于人。

另一方面,从军购市场来看,很少有国家把自己最先进的装备拿出来卖,就是真有,那也是打折扣的。南海周边这些国家采购的一些重型装备,看着光鲜,实际上是几十年前研发的,若没有进行全面升级的话,其战力不会如想象中那样强大。又比如,美国与多国共同研制F-35战机,但美国版F-35的隐身能力就强于给其他国家生产的。

再者,越高级的装备越需要保养、维护,而他们又生产不了这些零部件,装备的可靠性就降低了。而他们进口的武器种类又很繁杂,多来自好几个国家,这无疑又给后勤补给增加了一道难题。由此来看,仅仅凭借几件买来的先进武器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