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海峡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台北残障者出行很方便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北残障者出行很方便
乘地铁、上公交、去医院,无障碍设施齐全
台北地铁站为残疾人专设的电梯
 

N本报驻台记者 陈惠聪

本报台北专电 今年5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助残日。在台湾,虽然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助残日,但就在几天前,残障人士话题也引起了台湾媒体的关注。事情的起因是一名陆生在台湾《旺报》发表文章说,到台湾后,发现身边有很多残疾人,不管是在学校、在大街上,还是其他地方都能遇到,所以心里面有了太多的疑问和不解。其实,台北人对随处可见的残障人士早就习以为常,因为台北已建成无障碍绿色通道,并配合一系列服务保障措施,从软硬两方面帮助残障人士实现无障碍通行,让他们与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的乐趣。

出行 公交中门有坡道轮椅上下很方便

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台北人出行的主要载体。对于只能依赖轮椅出行的残障人士而言,同样如此。

昨日,记者走访多个地铁站发现,依靠轮椅出行的残障人士可通过两部升降电梯直接进入候车月台。第一部电梯设置在地铁入口处,一接近地铁路口,远远就能看到绿色指示牌,牌子中详细标明供残障人士优先使用的升降电梯所处的位置。进入电梯的坡道坡度也不大,残障人士完全可以独自上下。电梯按键设置在中下部,坐在轮椅上随手就可按到。

通过升降电梯进入地下通道后,记者抬头一看,一块醒目的指示牌标明通往月台的那部升降梯的位置。通过第二部升降电梯,残障人士就可轻松进入候车月台,全程不过几分钟时间。

另外,台北还有为数不少的无障碍公交车,汽车正面标有轮椅标志,轮椅上下车的坡道安置在车辆的中门,采用折叠的方式实现打开和收起,整个过程只要一个人就可完成。

对残障人士而言,依靠轮椅出行最大的难处,就是遍布台北大街小巷的骑楼,台北市区的骑楼有些落差甚至达到50厘米。不过,早在马英九任台北市长时期,台北就推动骑楼整平工作。去年,骑楼之间无障碍通道已超过120公里,建设目标是170公里,可涵盖绝大多数台北市的骑楼。

开车 不限制听障者开车专用车位随处可见

除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还有部分残障人士使用汽车和专用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据悉,在台北,听障者开车不受听力障碍程度的限制,只要有能力买车,就能开车。行政部门给他们颁发专用停车证,免税、免费停车等。行政部门认为开车主要是用眼而非用耳,所以,听障者驾驶的汽车不需要进行太多改装,只要加大后视镜和在车身前后车牌上加上听障人汽车专用标志,以提醒前后车辆和交警即可。在学车过程中,还有专门手语翻译协助,听障者学驾车非常方便。

针对残障人士停车的需求,无论是道路两侧允许停车的地方,还是停车场内,醒目的残障人士专用停车位随处可见,且有数个车位。这些车位都是免费为残障人士提供的。

记者在台大医院看到,残障人士专用停车位就设置在距离门诊大楼最近的位置,墙上有醒目的残障人士专用停车位标志,只有领有专用停车位识别证的车辆才可停靠。

为了方便开车的残障人士,在停车位的旁边,还设置了身心障碍临时停车位按钮。一残障人士告诉记者,一旦他们停车遭遇困难或者需要其他帮助,只要按一下那个按钮,就有保安出来帮忙,完全不用担心停车难。

看病 全程都有义工陪伴根本无需家人担心

医院是不少残障人士经常去的地方,记者走访台大医院和“中央健康保险局台北联合门诊中心”等多个医疗机构后发现,这些机构对残障人士的关照也非常人性化。

在台大医院,一走到门诊大楼的大门,两条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就出现在眼前。这两条坡道一条供上坡之用,另一条则是供下坡的升降梯,这个升降梯仅供一人使用,旁边配有详细的操作说明,按说明操作,就可平稳地将残障人士送至楼梯下。

门诊大楼内有义工服务台,万一前来看病的残障人士无家属陪同,这些义工就会上前帮忙,无论是排队、检查还是取药,这些义工都会全程陪伴,根本无需家人担心。

相比台大医院这样的大医院,“中央健康保险局台北联合门诊中心”硬件设施就要落后得多。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小门诊部,也充分考虑到了残障人士的需求。记者发现,在“中央健康保险局台北联合门诊中心”的大门口,设置了一个专供残障人士使用的服务铃。该门诊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有残障人士按响服务铃,门诊大厅的保安人员就会出去帮忙,并根据残障人士的需要提供帮助,同样可以提供排队、检查、取药等一条龙免费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