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初中生活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家庭教育:父母更应修炼“内功”
“懒妈妈”教出“独立宝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教育:父母更应修炼“内功”

卓越·德学书苑老师指导孩子读经
 

N本报记者 何旌 文/图

妈妈的泪水和苦水一起流,没有教养的孩子是一块“欲说还休”的心头病,在福州卓越·德学书苑的家长沙龙公益课堂里,不难找到这样的妈妈。作为老师的毛慧青,每个周六、周日的下午2:30都准时走上家长沙龙的课堂,对于许多家长而言,她的引导无异于一盏明灯,唤醒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升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力。与家长一同到来的孩子们同时也接受了以“养正”为目标的国学教育训练,坐要端,行必果,孩子们在诵读经典中也开始体会,什么是礼仪什么是感恩。

争吵的父母让孩子惊恐

有这样一个妈妈,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充满了惊恐。而自己成家后每天忙于工作,疏于教育女儿,对丈夫、婆婆要求苛刻,经常争吵。直到有一天,她在女儿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小时候惊恐的神情,那一刻,她发现家庭秩序已被自己打乱了,突然感觉亏欠女儿太多。

在上周六下午的家长沙龙公益课上,毛慧青老师举了这样一个案例告诫来到现场的妈妈们,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细致长远的事情,需要妈妈们无怨无悔地付出更多的心血与努力,疏于与孩子的相处、教育是妈妈最不明智的选择。毛老师说,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妈妈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教育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孩子的竞争就是妈妈的竞争”,毛老师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日常习惯,让孩子接触怎样的人,阅读怎样的书,注定影响孩子的一生,使孩子的世界全然不同。也正是妈妈正确的引导,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让孩子更优秀于他人。

国学经典家长更应该读

无知的爱是伤害,要给孩子有知的爱。毛老师在家长沙龙中提出,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望子成龙的父母只有对孩子实施科学的教育,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获得一生内心的幸福。那么,家长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这就需要家长“有知”。

“阅读国学经典就是家长获得真知的很好的途径,经典教人做人做事修心,让人在阅读中获取内心的安宁与平静。孩子为什么有诸多不良的习惯?是因为孩子的定力没有养成,而阅读可慢慢培养孩子的定力,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读书,自己读书。”毛老师强调,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言行、思想都可在父母身上得到体现,若想让孩子爱上经典,父母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对经典的热爱感染孩子,带动孩子,让孩子在阅读国学经典中完成吸收、积累、内化、释放的过程,在阅读中真正成长,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

“读经典的过程中,家长的心态也很重要,把每天诵读经典看做如同吃饭、喝水、睡觉那样自然而又必不可少的事情,家长应把心思放在找出读书之乐的方法上,引发孩子爱读书爱学习、乐于进步的情感。”毛老师建议,家庭应在每天固定时间关掉电视,孩子在与父母的亲密的亲子关系中一起阅读,让真爱和真知都得到升华。

家教问答

问:在经典诵读中如何培养孩子自然识字?

毛慧青:可用划指法和指读法。划指法适用于4岁以下、手眼口协调能力还比较差的孩子,这个阶段大多数孩子认字不多,不会拼音,采用划指法,家长在读时手指在字下一行一行滑过去读。而指读法适用于已经会认识书中一些字的孩子,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反复用此法,孩子就会用已经认识的字,继而来认未认识的字。

问:读经难坚持怎么办?

毛慧青:建议最好有专门的场地、固定的时间,读经时间可以安排在晚上7至9点,从《黄帝内经》上讲,晚上7至9点是快乐的时间,快乐的时间做快乐的事情,事半功倍。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