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国“膜王”:抗行业寒流有“三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膜王”:抗行业寒流有“三宝”
国内BOPP薄膜需求萎缩,海西软包装科技园却订单不断,升级降耗、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是其逆势发展的关键
工人在检查薄膜质量
▲车间里调运薄膜成品
 

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针对企业情况,研究具体对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省委书记孙春兰

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着企业转、跟着问题走,让企业活起来,让项目上得去。

——省长苏树林

N本报记者 杨永敏/文 黄孔瑜/图

核心提示:入夏,罗源湾阳光明媚,而记者一行无心欣赏沿途美景。近几年中国软包装BOPP行业发展报告显示:BOPP薄膜行业产能过剩,受近几年经济疲软影响,需求萎靡,利润率大幅下滑,不少生产线提前停机检修。在罗源的中国最大软包装BOPP产业基地——海西软包装科技园的情况又如何,着实让人担忧。

走进海西软包装科技园,4条年产共计15吨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线工人一句“除了正常检修,生产线从未停产”的话,让人又惊又喜。为何在整个BOPP薄膜软包装行业疲软的情况下,海西软包装科技园却风景独好呢?

工厂现场行业需求萎缩,这里满负荷生产

在海西软包装BOPP第四条生产线车间,仅有一米宽的薄膜,经过德国引进的大约两三百米长的BOPP双向拉伸设备,变成了8.7米宽幅薄膜,再根据技术人员的设定,自动裁剪成要求的宽度规格,一卷卷薄膜就从生产线下来。

“我刚来公司时,只有1条生产线,现在有4条,生产能力达到15吨/年。”技术工人朱林强,5年前从江苏财经学院毕业后就到科技园工作,小伙子有点腼腆,不过谈起眼前自己操作的这台设备,他眼睛一亮,笑着说:“这可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BOPP生产设备,下半年,厂里还要上马更先进的第五条生产线。”

“公司原来只有一百多人,现在有员工五百多人了。”朱林强说,就他到厂里的这几年,每年都调一次工资,厂里订单不断,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四班倒轮流作业”。

与海西软包装火热的BOPP生产线形成对比的是,目前国内BOPP生产线遇经济疲软冲击,又渐入淡季,有的BOPP厂家4条生产线只开1条,停一半生产线的更不在少数。

“确实如此。近期行业受季节性和原油波动的影响,国内有四五成生产线停产检修。”在海西软包装科技园办公室,中国软包装集团海西软包装科技园的副总经理、总工田儒忠告诉记者,近几年大量的BOPP生产线上马,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同时,受到欧美经济低迷冲击,BOPP薄膜的主要应用领域食品行业出口锐减,行业需求量急剧萎缩,行业受到一定的影响。

升级降耗用最先进设备,赢成本优势

海西软包装科技园缘何能逆势发展呢?谈起这个问题,田儒忠自信而又轻松,他笑道,最大的秘诀就在眼前,就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BOPP薄膜生产设备。

田儒忠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引进的德国布鲁克纳的8.7米宽幅的BOPP薄膜生产线,是全球最新的设备,而且国内仅有的两台设备都在他们集团内。比起目前国内其他8.2米宽线,不仅宽幅更宽,而且速度更快,一般8.2米生产线速度不会超过450米/分,而8.7米的生产线达到了550米/分,“产能可提高四五成”。

而据了解,目前国内BOPP生产线主要采用重油燃烧,但是海西软包装科技园通过技改,采用水煤浆燃烧,每年集团仅这项成本就减少了一百多万元。而类似的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项目还不少。

“比起其他厂家的最新设备,宽幅8.7米的BOPP薄膜生产线,成本大约能节约二至三成,而与一些老生产线相比,8.7米线可节约成本近一倍,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自然很有价格优势。”在外出差的中国软包装集团投资部总监林世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公司用的都是最先进的设备,数年内其他厂家都很难超越。而下半年公司引进的10.4米BOPP生产线,将再度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田儒忠告诉记者,不仅仅是技术先进,当地政府也给企业很多关怀和帮助,厂里在投产过程中碰到水、电、交通等困难问题,当地政府都及时给予解决。

做大做强 缩短销售半径,2015年产量冠全球

“做大,做到最大,这样采购原材料等方面就有降低成本的优势。”林世铎告诉记者,海西软包装科技园是BOPP薄膜单体基地全国最大的,目前年产15万吨;而中国软包装集团的产量是全国最大的,未来的目标是全球最大。

“目前中国软包装集团产能已近70万吨。”林世铎说,到2015年,几个基地的生产线全部上马后,产量将达到70万吨,就能真正坐上全球BOPP薄膜的第一把交椅。

而在基地布局上,中国软包装集团也充分考虑了基地的服务半径。“现在有5个基地,福州、成都、河南、东北、上海都设了基地。”林世铎告诉记者,这是贴近服务,根据BOPP薄膜需求区域布局,而每个基地的销售半径在500公里以内。“虽然运输成本是消费市场支付,但是就近购买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在客户市场就有了优势。”

据了解,海西软包装科技园组建了研发队伍,与高校联合组建了专家工作站,不断研发新品种,提高竞争力。

延产业链福清上马石化基地,破原料瓶颈

一直以来,BOPP的原料聚丙烯是行业发展瓶颈。由于这个材料除了少部分国外采购外,基本只能向中石化、中石油两大石化巨头采购。而BOPP薄膜价格受到原料波动影响较大。

“去年,集团已在福清上马了石化项目,生产BOPP原料(聚丙烯)。”田儒忠告诉记者,有了原料,延伸了产业链,不仅仅摆脱了原料受制于人的局面,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我们把触角伸得更前些,不仅仅生产聚丙烯,同时生产聚丙烯的原料(丙烷脱氢制丙烯),从原料源头到原料加工,再到BOPP薄膜加工,一条龙下来,全部集团内部自给自足,这是其他BOPP薄膜厂家很难做到的。”

谈起福清的石化项目,林世铎说,未来的BOPP竞争门槛不再低了,很多技术都必须站在世界前沿,才能占据优势。林世铎透露,他们向美国采购一项最新设备,可以提炼生产高速料,“很多BOPP薄膜原料一旦拉到470米/分的速度,就容易出现破裂,高速料是一种特殊材料,高速生产的时候保证薄膜的完整性,因此在以后的竞争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田儒忠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耗膜量较低,未来薄膜需求量将持续增长,虽然短期内碰到一定的问题,但是从长远看,行业前景可期。海峡西岸软包装科技园有了技术装备和原料保障,对未来的竞争自信满满。

□名词点击

BOPP薄膜超市里常见

BOPP薄膜,在业界素有“包装皇后”的美誉,以质轻、透明、无毒、防潮、透气性低、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化、烟草等领域。BOPP薄膜通常采用多层复合的方法生产,不同的复合膜可应用于油性食品、珍味食品、干燥食品、浸渍食品、各种蒸煮熟食、味精、煎饼、年糕等包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