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1版:财经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榕加气站为啥不开发票
武夷山打造五大旅游片区
各地特产在福州热销
小车省外违章智能手机也能查
根除蟑螂、白蚁便民有绝招
空调清洗药水有讲究
六一带孩子看童话剧
周末约个靠谱的钟点工
速冻黄瓜鱼标750克 化冻后仅剩535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引爆美食市场
各地特产在福州热销

 

N本报记者 杨阳

本报讯 22日夜间,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最后一集在央视播出,这部纪录片不仅收视率超过不少黄金时段的热门电视剧,甚至还引爆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在福州,《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不少人大饱眼福,甚至带动了不少特产店的销售业绩,部分特产店这一周来的销售业绩甚至翻番。

5月14日22时30分,央视一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首播,出人意料,在全国观众中引发收视热潮。这一周来,全国有关“舌尖”的讨论话题不断,甚至连《人民日报》也专门刊发评论,探讨“舌尖”带来的奇迹。

“我是从播出第三天开始看的,也是朋友推荐的,一看就一发不可收。”福州市民施小姐告诉记者,从那天开始,她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改变,晚上看完这些美食后,白天就到住所和单位附近的小店“淘”美食。目前,她已经购买了近千元的各地特产,包括节目中介绍的休宁毛豆腐、腊八豆腐、安昌腊肠、嘉兴粽子、云南松茸、绥化泡菜等各地美食,而下班之后的生活主要就是按照纪录片子里面介绍的方法,并上网查询烹饪细节,自己动手做美食。

像施小姐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记者从屏西一家东北特产店了解到,从上周开始,这家店的生意迅速好了起来,像东北的打糕、大酱、酸菜等产品,上周末就已经销售一空了,而还有不少顾客前来询问,都是看了“舌尖”之后来购买的。除此之外,木耳、腊肉、猴头菇等其他产品也受到市民的欢迎,销量和以前相比,翻番是没问题的。“舌尖”效应不仅引发了特产销售的火爆,连美食类的手机应用也在这一波“美食行情”中飙涨,记者了解到,下厨房、文怡家常菜、口袋厨房等多个手机应用近期的下载量也明显上升。

□小贴士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