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苏燕梅
福州杨桥中路曾有一座百亩的大庄园,叫做陆庄。于是乎,附近这一带都被称之为陆庄。千年过去了,大庄园没了,只留下一条“陆庄巷”和一座“陆庄桥”。
走进陆庄巷,看到最多的是庙宇,庙宇旁就是陆庄河。河上有一座石桥,是用一块块大石条砌成的,桥上搭有凉亭。坐在桥上,看着两岸的古榕树苍劲挺拔,冠盖两岸,阳光透过树叶射下来,形成一条条光束,恍如仙境。凉亭也别有一番风味,大红的牡丹、镏金的盘龙仍保存完整,还刻着一些故事,石桥上刻着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老福州齐先生说,这桥原建于宋代,是陆家庄园通往庄外的石桥,因年久受损,乾隆年间由乡人重修。
陆庄的得名,离不开陆家大庄园。庄园是北宋年间陆宣、陆蕴父子建的。据了解,当年陆家父子不惜重金购地百亩建庄园。庄园四面环水,园内建筑造型别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庄园内遍植花草,广栽果木。经历代经营,曾成为闽都一大庄园。
陆家也很了不起,陆宣官至集英殿修撰等职。陆宣的长子陆蕴担任过两浙学事、国子监祭酒等职,后也担任集英殿修撰致仕,还做过福州知府。陆蕴的弟弟陆藻也当过吏部侍郎、朝奉大夫等官职。陆家一门父子三进士、二翰林、一侍郎,官阶三品,这在福州亦属少见。
如今,陆庄桥成了路人休息聊天的好去处,桥头的两只石狮静静地听着街坊们说着身边的新鲜事。
感谢齐先生拨打968111提供线索,奖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