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不动摇、不折腾,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省委书记孙春兰
企业要组织专人专门研究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借风借力,渡过难关。
——省长苏树林
N本报记者 周锡银/文 王浩志/图
核心提示:在福安经济开发区,有闽东唯一一家轧钢企业。这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陈建,在去年上海举行的“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投资恳谈会”上受到鼓舞,才决心回闽创业。
去年9月以来,钢贸行业的终端销售价格不断走低,许多钢贸企业面临亏损。福华轧钢有限公司却利用主动成本控制,灵活市场应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市场困境中不断盈利。
扩建厂房明年增产100万吨
“我们每天能够生产3000吨的螺纹钢。”在一条几十米的螺纹钢生产线上,车间的工人不停地往炉内加煤。生产出来的螺纹钢堆放在车间的空地上,等待货车装运。
福华轧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说,目前福华轧钢主要生产二级螺纹钢,二级钢和三级钢级别越高,钢材的硬度、抗震度、质量也越高,价格也更贵。福华轧钢在开发区共有两个车间、两条生产线,月产量9万吨左右,钢材年产量每年平均在100万吨上下。
“争取明年能够扩大产量到200万吨!”陈建说,去年已着手准备新厂房的建设,第三车间将在明年开工。
加强培训精打细算控成本
“每生产1吨的钢筋,需要消耗160公斤的煤炭,为降低成本,我们加强管理,降到了130公斤。”陈建说,今年的钢材市场并不景气,许多钢企都在亏损,但福华轧钢通过降低成本,积极开拓市场,还继续盈利。
目前钢材市场的价格是近三年来最低的,陈建坦言,做了十几年的钢材生意,再跌再疲软的市场都见过,只要企业能够不断加强管理,就一定能够战胜市场瓶颈。
“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降低成本就显得至关重要。”陈建说,比如降低物流成本,以往多选择汽车运输,价格比较高,现在改成船运,每吨运输成本降低十几元。
陈建还致力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将节约成本的理念灌输给员工。比如,工人在加工螺纹钢的时候都会烧煤,以往的烧煤量也较大,后来他们发现,量大的原因是许多员工还没有等煤炭充分燃烧完就往炉内加煤。经过培训,生产每吨钢材的煤耗减少了30公斤,目前煤炭的市场价格为每吨1200元,这样一来,生产每吨钢材可以减少36元的成本。
政府服务简化手续提效率
省长苏树林在去年于上海举行的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投资恳谈会上提出,面向民营企业要“走亲戚,招女婿,办嫁妆,送新房”。“走亲戚”就是拜访上海、学习上海,承接上海和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实现错位合作;“招女婿”就是诚邀更多民营企业入驻福建,在福建干事创业,发展壮大;“办嫁妆”就是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商谈合作发展条件,商定落实优惠政策;“送新房”就是推介产业项目,赠送发展平台。
对于省委省政府对民企的大力支持,紧随“闽商回归”大军的陈建有着深深的体会。陈建说,在恳谈会后,在上海的商人纷纷入闽回乡,在福厦泉等地设立分公司或在家乡办厂,他的朋友圈就有几十人在今年回闽经商。
回到福安后,福安市委市政府对他们也十分重视,福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先是帮助福华轧钢选地扩建厂房,现在又帮助企业对厂址进行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厂房土地的“三通一平”的工作。管委会还简化办理手续,大大提高了企业行政事务的办事效率。
□结语
政府企业齐发力促经济进一步上扬
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省委省政府持续推出扶企业、促融资、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政策的推动效应正在显现。我省企业也充分发挥“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利用这些扶持政策,创造了一个个逆势增长的典型案例。
一周以来,我们相继报道了福建东南造船厂通过转型升级,在不景气的市场中逆势增长;福鼎化油器通过对市场的准确预判,提前占领市场先机;福清源华新能源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产能逆势扩张;海西软包装科技园通过升级降耗,延伸产业链,也完成逆势增长;福安福华轧钢在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更是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完成持续盈利。
逆势增长,成为这一时期企业发展的亮点,为我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一剂又一剂强心针,大大提升了我省各行业发展的信心,更是福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劲助推力。
典型报道在此要暂告一个段落,但企业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不会停止。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关心帮助企业成长,为企业服务,双管齐下,我省的经济必将实现进一步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