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郭大路
本报讯 5月16日,中国福建、广东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3年,“侨批档案”还将冲刺“世界记忆名录”。
对于“侨批档案”来说,广东侨批看数量,福建侨批看精品。“以质取胜”的福建侨批,精品多在闽南一带。5月20日,本报记者前往泉州探问侨批。泉州市档案局副局长叶芬蓉告诉记者,泉州的侨批档案,只是闽南侨批其中一部分,晋江有不容小觑的大量侨批实物,而厦门一带的“天一信局”等名扬全国,泉州的侨批,是“窥一斑”,下半年省档案馆的相关侨批展,才可“见全豹”。来,本报记者先带你看侨批。
最后的“批脚”黄皆得
听说记者到访泉州,88岁的黄皆得老先生兴冲冲地赶了来。耄耋之年的老人看上去只像七十出头,走路上楼梯,脚步稳健利索。
黄皆得老人1925年出生在泉州南安罗东镇潭溪村,在从事侨批业前,他在生产队管分配农活,已算是个“小干部”,1949年,他的堂兄弟在厦门申请开办天平信局,看中他诚实可靠,熟悉三乡八里,又识得些字,便请他在家乡分送各村侨汇,他就乐呵呵当了没有固定工资的“批脚”(相当于邮递员)。从1951年天平信局业务并入光大信局,再到后来的信局联办,黄皆得成为正式职工并被数次留用,这期间,他一直工作与生活在泉州的中山南路。
中山南路两边如今还是上下两层旧骑楼,路尽头横过324国道,过了国道便是江。在旧时,这里是码头,靠近晋江下游的出海口,正方便货船上落。半个世纪前,中山南路算是一条“侨批路”,记者翻阅泉州侨批业的记录,仅1938年,这条路上就至少有19家侨批馆。
黄皆得老人告诉记者,60年前,他就住在中山南路的骑楼上。十多名送信送汇的“批脚”,集体住在二楼的宿舍。半夜里侨批随船到达,他们凌晨两点起身,大家拿出牌抽签,抽到哪个片区,当天就送哪个片区的汇件。凌晨3点多,“批脚”们就骑着自行车分头出发了。黄皆得说,他那时常送金井一带的信汇,泉州到金井,可有五六十里呢!往返来回,再加上在乡间兜转,一天的路程总在百里有余。自行车是局里配的,信件汇款必须在当天送达,没送完赶不回的,得在外过夜,第二天一早接着送,回头才能交齐收件回批。所以,“批脚”们都起早贪黑,只在少数没有侨汇送达的日子,才得到意外的休息日。
在60年前,“批脚”可是个高收入的行业,那时的生活费,普通人一个月还只要十块八块钱,黄皆得的月薪就有58元,到年末,加发一个月的工资当奖金,等于是一年有13个月的工资。这些工资养活了他和妻子以及三子一女,如今,黄皆得儿孙满堂,当年的“脚功”练惯了,退休后直到现在,每天还要沿着泉州西湖走一大圈。
1976年1月,根据国务院下达的文件规定,侨批业务并入中国银行,国内侨批业至此结束,1980年,黄皆得老人从中行退休。如今,整个福建,也只有在泉州你才能看到最后的“批脚”,但即便是泉州,还健在的“批脚”包括黄老先生在内,也一共只有4位了。
王顺兴信局一年生意过亿
泉州侨批业起步早。泉州市档案局副局长叶芬蓉告诉记者,刺桐古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至明清两朝,因为数次海禁,泉州港没落,泉州人只能漂洋过海出外打工,把省吃俭用的积蓄寄送回家赡养妻子父母。国内目前所知有关侨批的最早记载,正是出现在泉州石狮大仑当地的一本《蔡氏族谱》中,提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一位菲律宾华侨托人带信及钱款回家,供父母兄弟度日使费;而国内已知最早的批馆,正是1871年出现在泉州安海郑灶伯、郑贞伯两兄弟所创办的“郑顺荣批馆”。
150年前,还没有侨批业,华侨只能托熟人带信带款回家。带件多了,这些人就被称为“水客”,成了一门生意:从代办信汇的小杂货店到正式的侨批馆大量出现,近代泉州的经济,靠着侨汇又开始走向了繁荣。侨批正是一百多年来泉州的社会经济人文最真切的历史记录。王顺兴信局,就是泉州侨批业的典型代表。
王顺兴信局创始人王世碑,是泉州新门外王宫村人。最早是理发匠,1851年,19岁的王世碑在厦门和吕宋之间往返的船只上当了船工,王世碑为人厚道可靠,委托他送信汇银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辞职做了“水客”,因他只收2%的手续费,来得比别人便宜,生意渐渐做大了。1896年,清政府开办大清邮局,1898年,王世碑就在厦门注册了王顺兴信局,并正式在家乡开设了王顺兴信局母局,专营“(吕)宋帮”(菲律宾)侨批信汇业务,并且在戳记上公开表明自己的商号是大清邮政官局的“邮政分局”。开办侨批局之后,王世碑雇佣了不少工人,1912年,王世碑去世,他的子侄辈王为针、王为奇俩堂兄弟接管信局,分别负责海内和海外的邮政业务,后来又发展到做侨批汇兑业务,生意越做越大。据志书记载,仅1930年至1935年,每年银信含汇票业务量就有大银100万元,换算到现在,一年的生意就是过亿。
泉州新门外王宫村是泉州市郊一个安静的村庄,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王顺兴信局遗址“奇园”,石构建筑作西式风格,保存完好。2009年已成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市档案局副局长叶芬蓉告诉记者,这是王世碑后人王为奇在80多年前建造的,当时就有电灯照明和自来水供应。离此不远,王为针于1925年也建有“船楼”,因拆迁已不存。王家在当地颇有乐善好施之名,办学校修路修桥都有他们的善捐。虽然王顺兴信局在1935年因买空卖空导致生意结束,不过,他们的后人却在全世界开枝散叶,颇有出息。
叶芬蓉告诉记者,在泉州,因多年的城市建设工程,大量侨批信局的建筑已经难觅踪影,尽管如此,除了保存较好的王顺兴信局的“奇园”,也还有南安的和昌信局、源兴信局等民国时期的一批老建筑,可作为一度繁荣的侨批业实体佐证。
泉州侨批比广东更有收藏价值
除了“人证”和遗存建筑,泉州还有大批的侨批信件。十多年前,在泉州民间,已有不少邮品藏家在收藏侨批实件。叶芬蓉告诉记者,2009年1月,泉州市档案馆开始向民间征集和整理侨批实物,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初步整理出2000多封侨批信件实物及数万扫描件。后来还录制了口述影像224分钟,口述录音151分钟。宝贵的人证、遗址加上这批文献,助力本省的侨批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由国家档案馆推荐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5月16日“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后,闽南一带又掀起了侨批收藏热,一封侨批函件被炒到200元左右。叶芬蓉告诉记者,除了泉州档案馆现有的3000件侨批实物函件和3万多份扫描件,据她的估计,在泉州和晋江民间,至少还能挖掘出20000份左右的侨批函件,叶芬蓉说,从2009年到现在,国家省市都有一定数量的侨批抢救经费,2年来这些款项基本用尽,但馆藏侨批亟待收藏的实物方面,还有大量的资金缺口。
泉州一位民间收藏家告诉本报记者,相比广东,福建侨批更具收藏价值,尤其是精品,泉州侨批绝不亚于广东。如在年份上,广东现有的清代侨批屈指可数,但泉州已知的清代侨批就不在少数。另外,泉州侨批还有家族性的特点,这也是国内极其罕见的。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刘伯孳也告诉记者,他所知的一些侨批,甚至有海外女性华侨与家庭往来的侨批信函,一位林姓女华侨,和她的潘姓夫君都在国外经商,娘家的经济几乎全靠这个女儿来支持,在那个年代,女性甚少识字,经济难以独立,这样的侨批也是研究近代女性生存状态的难得物证。
感谢泉州档案馆及刘伯孳、黄清海先生提供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