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4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慈善企业将赠30套学习用品
小学教师的“双重身份”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慈善企业将赠30套学习用品
爱心征集5月28日截止
奶奶陈美金将刚修补好的书包拿给黄少勇,许诺下学期再买个新的
 

N本报记者 李伟强 黄慧 许爱琼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本报莆田新闻中心联合荔城区人口计生局主办的“六一·爱心救助”活动,在莆田掀起一股爱的浪潮。昨日,社会各界的爱心继续涌来,纷纷表达帮助贫困儿童的心意。

这些贫困儿童还将获赠学习用品。去年,福建九龙宝典传媒有限公司莆田分公司也参加了本报的“六一·爱心救助”活动。今年,他们同样为孩子带来了好消息。该公司已购买好30套学习用品,每套学习用品中还特意增加一本新版的字典,希望能给这些孩子的学业提供一点帮助。活动当天,他们还将组织员工带小孩前往现场。

我们特别提醒,这次活动报名截止时间是5月28日。如果您想表达爱心,或者您身边有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在这之前都可以拨打热线968111告诉我们。

爱心档案NO.4

黄少勇:“我要认真读书,拿奖状,让奶奶开心”

6年前,儿子病逝,儿媳妇又不辞而别,这个家只留给体弱多病的陈美金一个4岁半的孙子黄少勇,从那时起,孙子就是老人家的一切,“只要孙子能好好读书,再苦再累我都要供他读书”。

每天清晨5点多,61岁的陈美金已经做好早饭,叫醒睡梦中的孙子黄少勇后,便骑着自行车,前往离家有半个小时车程的鞋厂打工。忙活五六个小时后,陈美金又骑着单车回家,赶在孙子放学回家前把饭做好。

奶奶与孙子同住在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阁楼,家中仅有几样木质的老家具,灰色的墙壁上有少许裂缝,少勇那个破旧的书包牢牢地挂在墙上的铁钉上。“这是奶奶刚补过的,不需要换新的书包。”少勇拿着书包告诉记者,为了给奶奶省钱,书包破了就让奶奶帮忙缝补。

陈美金告诉记者,儿子走后,什么东西都没留下,而当时她已经55岁了,加上身体不好,找工作都被拒之门外。但想到孙子要吃饭上学,陈美金只好硬着头皮,找到鞋厂老板说情。好不容易才找了份收拾垃圾的工作,每月只能赚1000元,“刮风下雨都要去,不然会被扣钱”。不论什么天气,为了不让老板扣钱,陈美金每天都要到鞋厂打工。

陈美金是村里的低保户,每月能领到100元左右的补助金,即使加上1000元的工资,祖孙俩生活过得也相当拮据。“现在唯一的念想就是让少勇好好读书,要我怎么做都行。”陈美金特别希望有个好心人能带少勇读书,把他培养成有用的人才。采访过程中,少勇紧紧靠在奶奶怀中,在采访快要结束时,少勇转过头对奶奶说,“我要认真读书,拿奖状,让奶奶开心,长大后,我要赚钱养奶奶”。眼泪从奶奶的眼眶中流了出来。

爱心档案NO.5 翁建洪:一件大号的新衣就足够了

翁建洪的老家在北高镇美兰村,一家8口人,除了爷爷、二姐能正常听说之外,爸爸叔叔、他和大姐都是聋哑人,奶奶眼睛看不到常生病,妈妈不怎么会说话在家做家务,全家经济来源基本上仅靠70多岁的爷爷干农活儿,爸爸在外打些零工。家里的房子不大,还是好心人借的,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甚至连床也是别人借的。建洪和大姐美妹都是莆田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姐弟俩一学期基本上才回家一趟,就为了省下几十元的路费。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今年14岁的翁建洪比一般的同龄孩子更懂事,生活的贫困,身体的残缺,反倒让他学会了善良和努力。尽管自己都很需要帮助,但建洪只要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都非常乐意帮助别人。班上的聋哑孩子魏棋辉,腿脚不方便,每回到校,建洪远远看见了,总是第一个跑过去帮他扛棉被、提书包,平常还帮他提水。

因为家里穷,建洪和姐姐穿的都是好心人和亲戚们送的旧衣服,穿在身上总是紧巴巴的,袖子短一截。久而久之,建洪心里有点“私心”,总希望穿大一号的衣服,就为了可以穿久一点。细心的班主任陈彩霞看穿了他的心思,订校服的时候特地订大两号,其他人不理解,还笑他怎么穿得这么大,他却开心地说“很好”,把校服当宝贝儿似的珍惜着。其实,建洪小小的心很容易满足,只要一件大号的新衣就足够了。

班主任陈彩霞说,其实能拥有一个助听器,是每个聋哑孩子的心愿,这也是建洪和大姐的心愿,他们希望能在无声的世界里感知声音的存在。且不说万元进口助听器,就连国产一两千元的助听器,对他们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这个六一节,如果可以,让我们一起为孩子圆梦!

爱心征集令

如果您的孩子或者您认识的孩子,年龄在14岁以下,且家庭贫困,请通过本报热线968111告诉我们。记得带上有关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留下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孩子、家长的姓名,学校、工作单位等信息,本报将为孩子们搭起一座爱的桥梁,尽可能地给他(她)提供帮助。

如果您想帮助这些贫困儿童,诚挚邀请您参加本报的“六一·爱心救助”特别活动。爱心人士、爱心家庭、爱心企业、爱心团体,可通过本报热线968111报名。您的一个小小善举,能给这些身处贫困的儿童带来最大指数的幸福。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