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4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爱心常客”又来了
闽港文化产业洽谈会 莆10项目签约
莆田“六一”节前救助流浪儿童
9个孩子1个“妈”
□简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愿透露身份的莆田黄先生,今年又想与贫困儿童结对子
“爱心常客”又来了

小温琳的三张奖状是水泥墙上最好的装饰
 

N本报记者 李伟强 洪德木 许爱琼 文/图

本报讯 5天,4天,3天……离那个爱的节日越来越近,贫困孩子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感动莆田人民,爱的心意也越来越多。这几天,相继有不少爱心人士加入本报联合荔城区人口计生局主办的“六一·爱心救助”活动,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贫困儿童提供一份帮助。昨日,“爱心常客”黄先生再次致电本报热线968111,想和本报报道的贫困儿童黄少勇结对子,同时为其他儿童提供1500元现金,并提前准备好30份肯德基,请孩子们当场品尝。

黄先生常常出现在各类的爱心公益活动中。去年,本报组织的“六一·爱心救助”活动中,黄先生就带着妻儿参加了捐助仪式,并与北高镇的一名儿童结成了对子。

征集受助儿童尽管已于昨日结束,但感动仍在继续。如果您对我们的爱心活动有什么看法、建议,可通过拨打968111告诉我们。

爱心档案NO.6

赵温琳:“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我想读书”

几年前,赵温琳一家从贵州省大方县来到莆田,小温琳目前就读于畅林小学五年级。她的老师林老师告诉记者,五年前,已过入学年龄的赵温琳得知自己没法上学时,她哭得很伤心,独自一人在学校周围徘徊了4天。而回忆起那时的场景,小温琳说:“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我想读书。”

经过曲曲折折的小道,在一间小出租屋内,记者见到了赵温琳一家。时值下雨,异常昏暗的小出租屋里堆着很多等待维修的家电。小温琳的父亲赵汝平告诉记者,现在一家人的收入主要靠帮老乡和邻居修理电器维持。他说,自己偶尔也会去工地打工,但由于体力比较差,也只有工地缺人时才能去,而工资也只有不到两千元。

一大堆破家电中,记者看到一个堆得满满当当的书架。赵汝平说,书架上的书都是从地摊上淘回来的,“孩子喜欢看书,所以我会经常从地摊上买些书回来看。”

生活的拮据并没有让赵温琳失去看书的兴趣。“我现在最喜欢看的是四大名著,老师说,四大名著里面有很多经典的词句,学会了以后就会很有用。”她说,平时一闲下来就会看书,并且能够把书里的东西用到写作当中。林老师说:“赵温琳语文很不错,在二年级的课外知识竞赛中,一篇题目为《我的妈妈》的作文感动了好多人,在当时还获得了二等奖。”赵温琳平时都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书屋里写作业。尽管狭小,墙上却挂着不少的奖状。

“小孩子很懂事,放学回来有空总会帮家里做家务,洗碗、做饭、扫地。”小小的孩子就这么懂事,赵汝平既感动又欣慰,他说,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让孩子安心读书,长大了,让孩子完成她自己想要成为服装设计师的梦想。

爱心档案NO.7

郑圣敏:“我要再进步,这样师父、师公就更开心”

在荔城区拱辰街道莘郊社区的圆智庵里,住着5个孤儿,她们不是亲姐妹,却情胜亲姐妹。她们幼时都被家人遗弃,好在圆智庵的师父好心收养,还供她们读了书。

“孩子很懂事,看着她们健康成长,我就开心,”记者来到圆智庵时,师父释妙涵正好外出,86岁的释贤灿是5个姐妹的师公。看到圣敏与两个姐姐相互拌嘴,释贤灿乐个不停。郑圣敏在五姐妹中年纪最小,还在莘郊小学念五年级,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莘郊小学距离圆智庵有二十多分钟的步行路程,为了能准时到达学校,圣敏每天6点左右就起床,“看着她一个人去上学,挺心疼的,特别是夏天。”从三年级开始,圣敏就开始一个人步行上学,姐姐们也都要上学,没办法送圣敏到学校,看着圣敏懂事地一个人安全上学,姐姐们觉得既愧疚又欣慰。

“要是有好心人送点吃的,在家的孩子都会给不在家的孩子留一份,谁也不会多吃。”五姐妹心中都装着彼此,当记者问及圣敏“六一”节最想得到什么礼物时,她竟然立即问身边的姐姐需要什么,而不是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姐姐告诉记者,圣敏的书包已经用了快一年了,该换个新的,但圣敏却说:“才用一年,修修补补还是可以用的,为什么要花钱换新的。”在圣敏的再三坚持下,姐姐不再多说什么,带着记者去看圣敏那个有多处裂线的旧书包。

“她师父看到孩子成绩不好,都会哭出来,”释贤灿介绍,释妙涵没念过书,因此她特别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多学知识,将来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因此,释妙涵会经常督促圣敏用功读书,跟她一起学习课文。

“我要再进步,这样师父、师公就更开心,这是我要给他们的礼物。”今年“六一”节,圣敏什么都不想要,她只想让自己更快地进步,换取师父、师公更多的笑脸。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