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练仁福
核心提示
“百川争流竞跨越”、“民生改善亮点频频”、“攻坚克难促增长”、“生态文明闽北的‘四绿’路径”……5月中旬以来,本报派出10多批记者,走基层,访民情,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反映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构建更加优美、更加幸福、更加和谐福建的专题报道。整组报道从群众的角度看变化,用百姓的语言谈发展,受到众多读者、网友的好评,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纷纷转载。
用老百姓视角说变化
今年前四个月,我省继续打好“五大战役”,成绩斐然,民生事业亮点突出。本报第一时间推出了“百川争流竞跨越”、“民生改善 亮点频频”两组系列报道,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来说变化。
“‘平价商店’推出以来,老百姓得到不少的实惠。”这半年多以来,福州依伯何彬老人都是到“平价商店”买菜,在他看来,“这每月节省的钱,就是民生改善的最好例证”。他说,报道透过民生视角看发展成就,“让人有感受有认同,同样有幸福”。
三明读者刘国正说,十七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以及其他8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到福建视察工作,为福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最近两年多来,正是我们福建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他说,“海都报报道的这些民生亮点,我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就是最好的证明。”
“2010年新春佳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漳州、龙岩、厦门等地,亲切看望慰问我省群众,与在闽台胞座谈,和老区人民跳‘节节高’舞。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作风,为福建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鼓舞和激励着福建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省社科院专家说,福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福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在更高起点上奋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发展成效更加凸显、地位作用更加提升,办成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海都报对此进行浓墨重彩的宣传,这组报道抓得及时,有看头。
读者、福建健康之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万能说:“我读海都报《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民生》这篇报道感触最深。健康之路当年就是在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关心下被列为省政府‘百件实事网上办’项目的。如今,健康之路缓解群众看病难工程已经让全省群众广泛受益。”
“报道让我们感受到了信心”
5月25日,本报推出大联版《生态文明 闽北的“四绿”路径》,也引来读者的关注和热议。三明清流县政府一官员向记者表示,“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也是竞争力。一定要做好‘绿文章’,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并举的路子。南平的‘四绿’路径对我们很有启发。”
许多读者还提到,早在2000年初,时任省长习近平就强调“要牢记‘政府’前面有‘人民’二字”,力推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全力抓好缓解群众出行难、看病难和福州市棚屋区改造、内河整治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习副主席的亲切关心和当年的真抓实干、福建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生态省和民生工程建设的不懈努力,已经给全省人民带来了真切的实惠。如今高铁高速公路城乡公交网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昔日棚户区变成了现代宜居小区;省城福州的75条内河已经由曾经的臭水沟变为“清流穿城过,碧波荡榕城”的美景。
“省委、省政府持续推出扶企业、促融资、稳增长的系列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全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平衡发展态势。”建瓯市特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娟对“攻坚克难促增长”系列专题报道给予了很高评价。她说,海都报连续在重要版面刊发了《省政府出台12举措支持企业技改》等一批报道,详细解读有关政策之后,又围绕政策扶持、金融支持、自主创新等话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专题报道。“报道让我们企业详细了解了各项政策,也极大提升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周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