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法晚
“注意!hondos附近,有店抛售”“替友转让中餐馆,好价格”“转让店铺和汽车”……最近,希腊华人社区论坛希中论坛上转让二手店铺和二手车的帖子越来越多。
《中希时报》总编辑汪鹏29日说,据初步统计,巅峰时希腊华人有两三万,现在只有一万多,一半左右的华商选择离开。一段时期以来,在他们报纸上发布最多的便是店铺转让信息。
1.现状 华商数量减少一半左右
在希腊做废料回收贸易的郑楠(化名)刚发布一条转让店面的帖子,就收到一条让他哭笑不得的回复:“现在买店的是傻子,卖店的是骗子,开新店的是疯子。”
“我在这边的华商朋友有一半都回国了,有一部分还在观望。陆续还有人走,今年年底还会走很多朋友。因为政府出台了很多新规定,年底前要补交各种税费。”郑楠说。
中国城董事长吴海龙介绍,1998年第一批来希腊创业的华人带来了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和小商品,迅速占领了希腊市场。当时希腊的货币仍是德拉克马,中国商人用麻袋装钱的事例一度被当地人传为奇谈。
《中希时报》总编辑汪鹏告诉记者,巅峰时期,希腊华人数量约有两三万,不过,初步统计现在只剩下一万多,一半左右的华商选择离开。他说,债务危机冲击希腊人的生活,直接波及华商生意。一些华人见无利可图,开始变卖资产转向第三国或回国发展,这是希腊华人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2.留守 摆地摊送外卖等待机会
汪鹏说,雅典华人区现在基本告别了从前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大多数店铺门庭冷清,许多商铺支撑不住关门歇业,以往日销售额近万欧元的商铺,如今能够勉强保本已算幸事,更多家底不够厚实的华商只能关门,另谋出路。
希腊华人华侨福建联合总会秘书长张祖銮说,华商生意上的落差可以从数字上直观地看出:批发市场的营业额达不到2010年的一半,有时候甚至只有1/3。危机前,希腊的华人零售店约有2000家,现在1/3的店铺都已关门。
张祖銮说,现在很多人还在观望等机会,如果希腊正式退出欧元区,重新使用以前的货币导致货币贬值,那对华商来说才是灭顶之灾。希腊华人旅游业联合会会长张步仁说:“中国人吃苦耐劳,很多选择留守的希腊华商不做老板了,就去摆地摊,到当地餐厅工作,送外卖。”
3.自救 倒腾希腊货回国卖
张步仁说,现在在希腊做买卖的华商有80%赔本,15%持平,5%盈利。其中盈利的人转头向中国出口红酒、橄榄油、大理石、干果或者转到国内做房地产。
汪鹏介绍,十年来,希腊华商的经营模式基本固定在向希腊本土市场输入中国廉价产品的范围,这种依靠希腊民众消费力赚钱的经营模式在如今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已无法生存发展。此后反向思维开始出现在希腊华商的头脑中。
很早以前,希腊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徐伟春就想到了反向贸易。徐伟春把反向贸易的目标盯在了希腊的大理石上,当时还看中了当地盛产的橄榄油。不过,最先启动的还是红酒。
部分留守希腊的华商通过这样的方式走出小商品贸易的模式,往更加高端和国际化的平台发展。这样的逆向贸易也是希腊华商积极自救的手段。据希腊发展部的数据显示,希腊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只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但今年对华出口已经增长了50%以上。
4.解析 华商选择离开要谨慎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江时学29日说,面对危机,华商的任何反应都是可以理解的。在希腊有直接投资的华商可能无法轻易离开,但那些做小本生意的可以说走就走,不过在选择离开以前,要慎之又慎。
“我认为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不大,但违约的可能性在增加。”江时学说,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好处是可以有自己的货币,可以贬值。但希腊可出口的东西不多,贬值的优势就打折了。
江时学称,如果真的退出,希腊将面临灭顶之灾。首先,大量资本会外逃;其次,银行挤兑迫使金融体系快速崩溃;第三,市场信心的跌落会使希腊无法吸引外资。最终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在泥潭中愈陷愈深。这一灾难可能会在数年后才能消停。由此可见,华商受到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