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朱嘉怡 黄婧 包华
27日上午9点,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们带着自己创业的特色项目来到本报。他们带来的自制中药香囊,自创推拿,自制药茶、药酒等,吸引了不少读者前来体验。“大学城离市区太远了,如果学生们能够常进社区,大家就更了解了。”不少市民体验过后,向主持人说了他们的想法。
当日早上不到7点,主持人就接到读者打来的电话,咨询关于体验大学生创意项目的情况。刚8点半,一位依姆早早地到本报门口,看着学生们在布置现场,依姆说,看到报纸上说,学生能自配一些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枕,特意赶来给老伴挑一个。
活动现场,最受市民热捧的是柯婧怡带来的中药香囊,还有46岁陈伟仁的独特推拿法,而“围观”最多的就是学生社团的“耳针协会”。
女儿高考,老爸来买安神
“还有驱蚊香囊吗?”“还有糖果枕吗?”……
小柯带来的中药香囊,不到两小时基本售罄,还接到了不少“订单”。
“今天我已把手头所有的中药配方都带来了,还是不够。”柯婧怡说,“原先就是一个尝试的点子,没想到能够有这么好的市场。”
“早上一看到报纸就赶过来的。”陈先生边挑着香囊袋边说,自己过来是想买驱蚊香囊。“女儿马上就要高考了,天气热,蚊子也多。”陈先生还给女儿带了一个安神的小香囊,“想让她睡得更好”。
不少人头次听说“耳针”
“我有糖尿病,贴个耳贴就能管用?”说起耳贴,现场的不少人一脸疑惑。
“耳针就是用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贴只是其中一种。”蔡丽洁说,自己今年大三,耳针疗法也是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
现场,蔡丽洁帮一位依姐在耳朵的不同穴位贴上耳贴,她说,这些耳贴都是协会的同学自己买材料来做的。
第一次贴耳贴的王依姐有些半信半疑,“就这样能对身体有好处吗?”蔡丽洁耐心地教依姐按压穴位,“不要太重,一天自己用手压三四次就行。贴个两三天就要把胶布撕下来。”
从9点到11点,老陈忙不停
来自台湾的46岁大学生陈伟仁当天也是大忙人,从按摩床搬进大厅时,就有市民躺上,让老陈给看看颈椎、肩膀的问题。直到11点还有市民恳请老陈给些日常生活中的建议。
跟一般的推拿不同,老陈不是单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小吴前来的时候,对老陈说自己肩膀酸痛,结果老陈在小吴的颈椎推拿几下后,在她脚底几个穴位按压,不一会儿小吴就感到颈肩完全放松了。
“其实年轻人能有什么大毛病呢。颈肩不舒服,除了要运动外,夏天在空调房,不要穿这么低的领嘛。”老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