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挖香樟、种香樟与“绿化生意”
男友拍微电影 祭奠女友
□读者反馈
市长吻发改委批文问题还在“跑部钱进”
网友说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挖香樟、种香樟与“绿化生意”

 

N江德斌

近日,南京机场路两侧的上百棵香樟树被挖掉,然后花七八十万元移植一批新树,却依旧是香樟树,此举遭质疑。南京雨花台区住建局和绿化公司解释称,主要是旧树长不大,“这批旧香樟在当初建机场路时就种下了,十年了,到现在还这么小。”(5月29日《扬子晚报》)

这让笔者想起前不久听到的真人真事:某市新上任市长,觉得该市主干道绿化隔离带的灌木丛不好看,于是花费数百万元挖掉,换成五颜六色的花卉,花卉苗则指定由新市长老家的园林公司供应。这幕后是否存在权钱交易,我们不得而知,但它与南京此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一挖一种之间,暴露当下城市甚嚣尘上的“绿化生意经”。

不管是挖掉老香樟种上新香樟,还是挖掉灌木换成花卉,都可以用一个词概括:瞎折腾。可别小看地方部门的这点伎俩,端出来的可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旧貌换新颜、提升环境品质等,至于私下的利益瓜葛则属潜规则问题了,正如网友发问的:要是无利可图,这些当官的谁愿意挖了再种?

从表面看,“挖香樟、种香樟”花费的资金不多,却涉及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问题,以及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这一关键问题。有城建专家一针见血地说:“移一棵树的费用是种一棵树的三倍。”透露出一些地方部门热衷折腾的真实意图——移树费用大幅增加,“绿化生意”也就越做越大。这背后的深层症结则在于,城市建设与规划过于随意,屡屡成为职能部门垂涎的“唐僧肉”。

城市绿化本意是为了营造宜居环境,既如此,就应在专家规划的基础上,多征求市民意见。而像南京这样挖完香樟再种香樟,分明是为了一部门之私不惜将城市规划视为儿戏,对此,行政问责机制的及时跟进可谓势在必行。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