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陈昕颖 王浩志
熟练地将调好的米面糊摊成一个圆形,单手敲开一个鸡蛋,均匀地铺在摊好的圆饼上,“要葱吗?”他已经记不得今天是第几次问这问题了。
他来自河南,只有14岁,一起摆摊的叔叔阿姨都叫他“煎饼小子”。每天早上11点左右,他就到福州金山公交车总站摆煎饼摊,晚上7点收工,中间赶回家吃个午饭,因为外面的饭菜太贵了。
“你一个人在这摆摊吗?”
“偶尔妈妈会和我一起来,今天她有事,回河南了。”
“为什么不去上学?”“不上了……”
面对主持人的问题,“煎饼小子”很小声地回答,欲言又止。
“这时候学校放学,校门口会有生意”
“他做煎饼的手法很好,但是14岁的孩子难道不应该呆在学校吗?”热心读者张先生给主持人打来电话,说起了“煎饼小子”的事情,前天上午,主持人很快地在金山公交车总站找到了他。对于我们的到来,他显得紧张。
中午11点半,他利落地收起摊位,踩上脚踏车,赶到福州三中金山分校的门口,“这个时候学校放学了,校门口会有生意”。蜂拥出来的学生们很快把各种小吃摊包围起来,他也开始忙碌了……
为了不打扰他卖煎饼,主持人一直呆在摊位边。这时候,有3位学生走过来,她们显然是“煎饼小子”的老主顾,“你们是来采访他的吗?我们以前就有问过他妈妈,他妈妈说他以前出过车祸,耽误了读书,后来就读不好了。你们来是要帮助他吗?如果是,要捐款的话,我可以捐100元,我妈妈说她可以捐300元……”
学校门口的人潮很快消退了,“煎饼小子”再次收起摊子,骑回金山公交车总站。自行车掉头经过三中大门时,他望了很久,才骑走……
“考不好一次要罚10块钱,不读了”
“煎饼小子”告诉主持人,他和妈妈一起摆煎饼摊子有半年多了,如果妈妈有事不能来,他就自己来摆摊,只是做起来没有妈妈快而已。他说,自己在老家也有读书,一直读到七年级,后来不再读了。
“为什么?”他听到主持人这么问以后把脸别过去,很久不再转回来,沉默了很久,后来非常小声地嘟囔了一句:“不读了,我读的那个学校,如果考试不好的话,一次要罚款10块钱,单元考也算在内,不读了。”
“如果有一所学校考试不好不用罚款,你还愿意读吗?”他没有回答,定定地看着主持人。
采访手记
采访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打消他的疑虑,但他一直很紧张,虽然眼神里透出渴望交流的意愿,但还是保留了下来。反而是和他一起摆摊的长辈们纷纷出来为他说话,说他是这里最小的摆摊者,他很勤劳懂事,也很辛苦。
一个14岁的孩子,很多时候他无力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而这个社会应该尽到的责任就是尽量让他们减少伤害,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