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阙文龙 张超晖 实习生 贺旺 赖慧俐 文/图
关注理由
福州去年初打响内河整治战役,争取实现75条内河“去黑除臭”,并对重要景观河道两岸景观进行提升改造。截至目前,大部分内河整治工程已近完工。
连日来,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中心城区一些内河变干净了,可仍有一些内河施工进展缓慢,部分已完工的内河出现黑臭回潮。他们对此不解,希望相关部门尽快拿出解决办法。
福州城区内河整治目前进展如何?为什么市中心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内河治理缓慢?一些治理好的内河为何出现回潮,又黑臭难闻?昨日,记者展开调查。
【记者调查】 五四河省二医院段河水浑浊臭味乱飘
昨日,记者来到居民反映较为强烈的琼东河、屏东河、五四河、树兜河等进行调查。这些内河都流经福州的中心城区,其中,屏东河、五四河、树兜河已基本整治完毕。
在省第二人民医院附近的五四河和树兜河,记者看到整治后的五四河和树兜河比较混浊,虽然河面上看不到垃圾,但路过该路段,仍然飘来阵阵臭味。
来医院做检查的陈依姆捂着鼻子跟记者说:“这几天身体不舒服,来了几次医院,每次都能闻到五四河河水的臭味,心情弄得很不好。”在五四路环球广场上班的刘女士说,五四路上很多写字楼,如此中心的地方还出现内河臭味,有损福州的城市形象。
池依伯是负责五四河段清洁工作的内河管理处工作人员。他说,五四河的河水特别臭,河岸两边时常有排污管流出污水。
屏东河观风亭河段 乌黑淤泥堆积河道
随后,记者沿五四河往屏东河方向走,在观风亭附近的屏东河段,河水量很少,河里积着厚厚的淤泥,稍微靠近河岸就可以闻到一阵恶臭。路桥下还有一根很大的排污管,排出黑色的污水。
一名在观风亭休息的依伯说,他平常有时间就会来观风亭坐坐,不过这段时间,旁边的内河很臭,他来得越来越少了。“大家走过去的时候都是捂着鼻子,在亭子里休息也休息不好。”张依姆刚好从河岸边路过,她一手提菜,一手拿手帕捂着嘴巴告诉记者,每天买菜都要从这里经过,“这段时间都不敢在这边停留太久”,以前累了还会在亭子里休息一下,现在也不敢了。
琼东河的河水也很少,飘出恶臭,河岸一处排污管污水汩汩,河面上还漂着不少生活垃圾。一名年轻妈妈牵着孩子匆匆走过。
河岸边一名大姐抱怨说:“这河水怎么这么臭,不知道为何整治这么慢。”汤门社区的林老依伯向记者反映,虽然住在河岸附近,但最近河水太臭,家人都不让他出来散步了。
【焦点释疑】市中心内河为何施工比较慢?
位于福州五四路、五一路附近的琼东河,地处繁华路段,周边有不少写字楼和住宅区。一些市民提出疑问:“琼东河整治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为何施工进展缓慢?”
福州市水环境建设开发公司有关人士表示,琼东河整治难度很大,沿线高楼林立,还有不少餐馆,两侧共有40多个排污口,已有近30个实现截流。
据介绍,琼东河南段高升桥至龙庭路段(东侧)驳岸在修复,市体育馆段(西侧)在做景观施工。截至目前,由于琼东河下游的一些房屋的拆迁工作尚未完成,琼东河综合整治工程的结束时间还不能确定。
治理好的内河为啥又被污染?
昨日,福州市城区内河整治指挥部有关人士表示,截污工程是一件实施起来难度很大的工程,沿河截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沿河敷设截污管将沿岸直排入河的雨污混流的雨水管道和排水沟渠中的污水截流,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做到晴天污水不入河。
该相关人士说,由于截污管和市政污水管容量以及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限,雨天部分污水仍会随雨水溢流入河,导致河水短时污染负荷增大。所以,在城市建设到位、雨污完全分流之前,截污工程只能争取做到“晴天不排污”与“雨天不内涝”。而且,截污工程设计时需先将内河两岸全线所有的排污口逐一摸底调查,分布复杂、调查量大;再根据排污口分布情况在沿岸埋设截污管,遇各种建构筑物阻隔又难以拆除或躲避时,需将截污管敷设在河道中。福州内河两岸排污口众多,而且大多建筑密布、道路狭窄、各种地下管线分布错综复杂,在岸上埋设截污管阻碍众多、困难重重,施工难度极大;在河底埋管,则需先围堰抽水、清除淤泥,同样工序繁琐、限制诸多。以上这些问题,是造成治理好的内河又被污染的原因。
另外,在中心城区,目前对已建生活小区和单位的分流制改造大多只能对室外化粪池后的合流管网进行改建,其区内合流管道系统尚难以涉及,只有结合旧城区建筑改造或开发建设才可同步完成,才能避免一些污水流入已整治的内河。
【应对举措】再引闽江水完善城区内河补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心城区的内河虽然已经整治,因为已建成投入运行文山里和新西河引水工程,白马河、晋安河等22条内河的水质状况明显改善,但江北城区尚有45条内河未补水,导致部分内河水量少,几乎没有活水流动,水质状况较差,产生臭味。对此,福州市将实施完善江北城区内河补水工程。
据悉,根据规划,福州市将结合城外防洪规划,再引闽江水,拟建闽侯浦口泵站,开挖隧洞沿大腹山至八一水库,后由八一水库沿新店新城区外围山边自流至登云水库,再从城市内河上游开始补水,实现江北城区大部分内河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