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孟繁华(文学评论家)
《中篇小说选刊》组织了一次活动,名曰“通仙之旅”。“通仙”是否可能我不知道,但有机会又见泉州真是太高兴了。26年前我曾到过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这座城市的特点一目了然。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这里,开放的口岸条件使这里有了各种文化交融的机会和可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同城共存,显示了这座城市的包容和丰富。
无论你到任何一座城市,记者问你的大体相似的一个问题是:“您觉得我们这里变化最大的是什么?”说心里话,我最担心的不是这类问题,而是这类问题变成了现实。我宁愿看到的是,一座城市没有变化的部分。那些没有变化的部分才使我们与历史建立了联系,使我们对一座城市的想象变得真实和可以触摸。
到了泉州,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还是那座开元寺,还是那座清源山,老街的夜晚还是市声鼎沸,迷人的小吃香味扑鼻。走在泉州的老街上,我就同欧阳詹、何朝宗、李贽、郑成功、施琅、司马文森等走在了同一条街道上。这就是“此处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主人安排了一场梨园戏折子戏的演出。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我对梨园戏几乎一无所知,只听过舒婷、林那北赞不绝口。特别是两度获“梅花奖”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亲自出演,让我这个门外汉眼界大开。她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将一个沦落底层的富家小姐演绎得声情并茂光彩逼人。闽南特有的梨园戏就是认识泉州的历史文化符号。如果是这样,可以说泉州不仅城市“硬件”完好如初,它的文化“软件”也依然如故。一座古香古色雍容雅致的城市,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当代中国,还有什么比看到这些更让我们感到神清气爽淡定自如呢。在一个红尘滚滚喧嚣无比的时代,能从容地饮淡茶一杯、听梨园一曲,真是有福了。
福建之旅有许多途径,比如饮美酒、读美文、看美景、品美食等等。但是,能身置一座城市里将这些美事一览无余,那不是仙境又是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