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邱也栩 通讯员 王蓓
本报讯 昨日起,福州海关将分类通关改革,从关区海运、空运口岸进一步扩展至三明、南平、武夷山等内陆口岸以及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了分类通关模式关区全覆盖。这是福建省首个,也是全国继上海、南京之后第三个全面实现进出口分类通关的直属海关。
据了解,分类通关是海关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综合企业类别、商品归类、价格、许可证件、贸易国别、航线、物流信息等各类风险要素,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货物实施分类通关的模式,意味着资信好、风险低的企业货物最快几秒钟内就可自动放行,通关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据福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福州海关除全面推行分类通关之外,还将扩大“无纸通关、单证暂存”、“无纸通关、事后交单”、通关单无纸化等电子通关便利措施的作业范围,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优化福建通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