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福建新闻·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空气保持优良 海水水质欠佳
工人三进考点“把脉”高考用电
省少儿图书馆 采购新书3万册
□简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1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昨日发布
空气保持优良 海水水质欠佳

 

N本报记者 薛辉 侯希辰

本报讯 省政府新闻办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2011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内容包括去年我省各地空气质量、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等。新闻发布会还透露我省PM2.5监测时间表。据介绍,我省开展PM2.5监测将分四步,福州、厦门年底前要正式发布数据,2013年泉州市、漳州市开展监测,2014年所有设区市开展监测,2015年起全省开展监测。

武夷山空气质量由一级降为二级

公报显示,去年我省森林覆盖率为63.1%,继续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

去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23个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武夷山环境空气质量,由上年的一级下降为二级。影响我省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为尘类。

据全省9个设区市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日报结查统计,各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8.2%,较上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其中,宁德、莆田、泉州、南平、漳州、福州、厦门、龙岩的优良天数比例均大于98%,三明优、良天数比例为91.5%。

宁德海域水域功能达标率最低,仅8.3%

公报显示,我省12条主要水系与集中式生活用水源地水质状况继续保持优良。其中,12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为优,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6.5%;11个主要湖泊水库水域功能达标率为56.5%,较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但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仍较差,海水污染较严重。6个主要海域中,按水质保护目标评价,泉州海域水域功能达标率最高,为53.8%,宁德海域水域功能达标率最低,仅为8.3%。

噪声夜间达标率下降2.9个百分点

公报显示,全省23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为55.6分贝,较上年提高0.2分贝,呈“轻度污染”水平;23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为68.5分贝,较上年下降0.1分贝,呈“较好”水平。

23个城市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为87.1%,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功能区噪声夜间达标率为63.3%,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比夜间高,夜间超标仍较普遍。

我省PM2.5监测分四步2015年起全省开展

省环保部门透露,按照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我省到2015年将更新或新建77个自动监测站监测点位。初步估算,完成这些监测点的新建、更新工作,大致需要投入资金1.5亿~1.8亿元。

我省开展PM2.5监测,将分四步走。第一步,2012年福州市、厦门市开展监测并实施新标准;第二步,2013年泉州市、漳州市开展监测并实施新标准;第三步,2014年所有设区市开展监测,2015年实施新标准;第四步,2015年起全省开展监测,2016年全面实施新标准。

据介绍,福州、厦门两市城区,今年1月起就开始进行PM2.5的监测试点,其中福州城区共有5个监测站点,厦门共有鼓浪屿、洪文、海沧3个监测站点。这些站点目前正对监测仪器进行进一步选型优化,年底前要正式发布数据。

现有监测仪器的监测结果显示:福州市区5个监测站点的PM2.5一级达标率在49.7%~59.6%之间,二级达标率(含一级、二级)在92.5%~100%之间。

厦门市3个监测站点的PM2.5一级达标率在58.1%~77.8%之间,二级达标率(含一级、二级)在97.9%~98%之间。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