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张伟 通讯员 晋交巡 文/图
本报讯 篮球滚过斑马线前,要提前把脚移到刹车踏板上;起步时,油门踩重一点,马上就扣分。昨天,在福州闽侯马堡的训练场上,福州闽运公交二公司的265位司机,参加了一场车技“大比武”。这场安全驾驶技能测验考评的重点,正是目前正热的防御性驾驶技能。
“我们做过统计,城区公交事故主要发生在岔路口、公交站点和停车起步阶段。”该公司副总陈辉介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司机对车辆周围动态估计不足,对车身定位不清楚,没有着重观察附近行人和车辆的位置。比如老人小孩上车的时候,没有“特殊照顾”,仍然是一关上车门就起步,把老人给摔了。
“说到底,就是防御性驾驶能力弱。”陈辉说,这次“大比武”除了单边桥、压铁饼和倒车移库,还特地安排了好几处突发情况,为的就是“刁难”公交司机们。按照运管部门的规定,此次大比武的成绩,会计入公交司机的个人档案,作为年终考评的一个参数。
最难一关:皮球突然滚出来
最难的一关,是训练场上的转盘。充当裁判员的晋安交巡警大队民警,对这个“卡口”颇为满意。“绕行一圈,司机被转盘挡住视线,另一侧完全处于视觉盲区。”就在盲区的左前方,突然出现了斑马线。
司机单永海绕行转盘时,就把右脚搁在刹车踏板上。“随时准备刹车。”这位有着6年公交驾龄的司机说。眼看着斑马线近了,裁判突然抛出一个篮球。“这是我们查了资料后,从国外学来的。”陈辉说,滚动的皮球代表正在穿越斑马线的行人,司机正确的做法是:缓慢踩死刹车,让篮球先过。按照考核的评分标准,百分制中,未停车让行的扣5分,越线停车影响斑马线通行的扣3分,有急踩刹车现象的扣10分。不过,并不是每个司机都能遇见篮球。“有的抛,有的不抛,虚虚实实,考的就是司机的意识和应变能力。”
许多“栽倒”的司机,并不是因为“碰到篮球不让行”,而是绕行环岛时没有把脚放在刹车上。“公交车原则上时速都不能超过20公里。”民警介绍,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刹车。
慢,一定要慢!这是“大比武”一直强调的理念。在模拟站台,司机林师傅一口气被扣了15分。10分,是因为靠站太远,超过50厘米,“老人怎么上得去?”考官一脸铁青。而另一个5分,是因为他重新起步太快,如果是老人,肯定就被晃倒了。“如果老人上车,一般要求多停1~2秒。”考官说,同时司机还要打开语音提示,让乘客注意:要关车门了,请站好扶稳。
老司机讲述:具体站点有攻略
比武归比武,其实老司机们每人心里都有一本“福州公交站点攻略”。单永海既是司机,也是教官,他告诉记者,市民对公交车都很关注,确实也有个别公交车闯祸的情况,所以他们要求一年搞一次安全驾驶技能测验考评,好好补补课。
比如靠东百一侧的双抛桥站,因为路面不平,一到雨天就会积水。那一站乘客又多,公交车稍微停远一点,市民就得踏水上车,挤得全身都湿了。所以在那一站,单永海都会告诉自己,再靠近一点,距离站台最好只有30厘米。
还有省立医院站,只要前面有2辆公交车正在进站,第三辆肯定要排到斑马线上。考虑到医院边上往返的多是病人和家属,单永海通常会在斑马线前停下来,等前面车走了,再重新进站。
还有一个毛病也常出现。从车站往后,十几辆公交车排成长龙。而按规定必须进站才能开车门,一些公交司机等得不耐烦了,索性不等了,包抄进站或者扬长而去。“这个是绝对禁止的。”闲暇时,单永海也会跟同事们聊聊,他们还会去坐坐其他路的公交车,体验一下市民乘车的感受。这样才知道,一脚刹车踩重了,或者一次油门踩狠了,乘客会被折腾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