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今日关注·本地
3上一版  下一版4
 
当地政府将对猪场断水断电
用户呼吁:提供“流量明细单”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6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磅追踪“闽侯猪场污染福州饮用水源迟迟不搬还做大”后续
当地政府将对猪场断水断电
督促该猪场6月底前搬迁;有关人士认为,政府部门应尽早做好养猪场的规划,不要等出现污染了再来整治
这个养猪场的猪,越禁却繁殖得越多 本报记者 王浩志/图
 

N本报记者 涂明

关注理由:福州乌龙江南岸江中的厚美沙洲,位于闽江与乌龙江的交叉口,这个交叉口是福州市民饮用水水源地,如今却饱受一个养猪场猪粪的污染。(详见本报6月6日的报道)

昨日,上街镇政府一名副镇长表示,闽侯县政府十分重视厚美沙洲猪场的污染问题,正加紧研究整治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于6月7日下午到现场协助上街镇政府开展动员和拆除等工作。

【政府反馈】猪场拆迁进入倒计时

据这名副镇长介绍,上街镇对养猪场造成的污染十分重视,拆除了一大批养猪场。对未拆除的猪场,上街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各相关村对辖区内其他尚未整治的畜禽养殖污染源再次进行细致摸底存档,同时制定包户监管责任制,直到拆除;加强巡查和严密监控,禁止新建、扩建、抢建猪栏;已列入拆除计划的养猪场,一律采取“只出不进”的监管模式,强制养殖户处理存栏猪;2012年4月30日后,对拆除工作仍然无动于衷和不配合的养殖户制定方案实施强制拆除,并不予补助……

今年上街镇将厚美沙洲的养猪场列入重点整治计划。原计划对该猪场的污染整治时限定在今年6月底之前。

既然有这么多措施,为何对厚美沙洲的猪场无法在计划时限内进行治理,反而猪的数量越来越多呢?这名副镇长解释说,经摸底调查,该猪场有100多头母猪,不仅能实现“自给自足”(指繁殖的猪崽能满足猪场养殖的需要),还有富余,将多出来的猪崽卖给别人。所以,猪的数量不减反增,并非镇政府的人员疏于把控,导致外面的猪崽进入该猪场所致。

该副镇长说,厚美沙洲养猪场有6000平方米,2户7座。他们与养猪户协商搬迁,对方开出十分无理的要求,不仅补偿金额要求数百万元,还要求上街镇政府给他们异地安置。经过多次协商,养猪户表示可以降低补偿金的要求,但坚持要求政府为他们找块地盖猪场。

“整个上街镇都被划入畜禽养殖禁养区,哪里有地给他们盖猪场啊?”这名副镇长表示,这个条件,他们实在无法满足,只能采取断路、断水、断电的方式让该猪场早日搬迁。

【记者观察】

未提前做好规划激化猪场与环保矛盾

对厚美沙洲猪场被勒令搬迁的消息,厚美村的村民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说,乌龙江的支流经他们村,祖祖辈辈大家对这一水源都有感情,不希望被污染,所以猪场应该搬迁。为什么以前养猪,大家都不觉得污染严重呢?以前养猪户规模很小,养的猪很少。近些年来,福州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福州郊区的养猪场纷纷外迁,不少就与当地村民合办起了养猪场。福州这些年来人口剧增,对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大,猪场的规模也随之扩大。

不过,厚美沙洲猪场对水源的污染,不仅仅是养猪户的问题。为何政府职能部门不尽早将可以养猪的范围划定、将猪场的规模定好,及时定出一套规矩来规范养殖产业呢?以前任由猪场建设、扩建,等建好后又提出猪场污染问题,这样做,有的养猪户就不太愿意配合。

业内人士指出,猪场污染问题,不光是福建省的问题,也是全国性的问题,也不是一拆就能解决的。以前的养猪场,都是郊区或农村的居民以个体户的方式养那么几头或十几头,最多也不超过一百头,当时也没人管污染不污染,因为数量太少。

可当城市人口对猪肉需求剧增时,政府相关部门究竟有没有重视猪场规模的扩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个地区哪里能养猪、哪里不能养,都是近几年才规范的。而一个地区的环境究竟能承载多少头猪、环境自净力如何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调查清楚。在养猪场与环境保护问题处理上,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行政管辖权。养猪是农业部门管的,环保又是环保部门管的,那实现现代化科学环保的养猪业应由谁出台标准和措施呢?这些都尚未明晰。

有关专家建议,当地政府应尽早召集各相关部门,先摸清当地的水环境承受力,调查出哪些地方适合养猪、养猪规模多大,再通过这些数据,来指导养猪业发展。同时,尽快考察养猪场粪尿污水处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可行性方案将其引进,使猪粪变废为宝。

因猪场环保工程投资巨大,当地政府应在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而对老旧的养猪场,也应研究一下,看看能否对这些猪场进行环保工程改建,使猪场的排污达到环保要求。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