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汽车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开车上路小动作伤不起!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捡东西、发短信、喝水、吃零食、照镜子、弹烟灰、拍蚊子……
开车上路小动作伤不起!
8年驾龄老司机以为没啥,捡东西险些撞上电线杆
从车外看,基本看不见驾驶席上的人
 

N本报记者 百慧 张林 文华 海都车网记者 群秀 开彬

上星期,石狮一名豪车女司机在开车时,低头去捡滑落的手机,没想到引发一起车祸,撞残了一名三轮车夫,遭索赔百万。

类似这种情况,一边开车,一边捡东西、发短信、喝水,或者是吃零食、照镜子、弹烟灰、拍蚊子……你有过这些小动作吗?你知道这些小动作的危害吗?

这些小动作到底有多大的危害?本期《海都汽车实验室》特别邀请了驾驶水平高低不一的两名志愿者,进行了实验。

实验

实验时间:6月11日下午16:30

实验地点:福州三环福飞路入口段辅道

参与人员:驾驶新手小廖、8年驾龄陈先生

【实验一】

小廖(24岁,驾龄6个月)

开车发短信喝水方向盘失控车子冲向路边摊

小廖刚从驾校毕业不久,开车小心翼翼。在正常驾驶时,我们发现她的驾驶动作还是比较规范的。

接下来,我们为小廖设定了边开车边发短信的实验环节。在小廖启动车辆开始前行后,我们立即开始给她发短信:“22+13=?”“……”“33?”坐在车内观察的同事发现,小廖十分紧张,边开车边拿着电话,脑中还在思索着问题。而在车外的我们,也发现小廖所驾驶的车辆明显走成了曲线。

随后,我们让小廖在边开车边发短信的同时,再加上喝水这个动作。一样是简单的算术题,可是小廖却根本想不出答案。而且,车内观察的同事告诉我们,坐在驾驶席上的小廖可以说是手忙脚乱,方向盘几乎处于失控状态,车子的速度也是忽快忽慢,而且还差点冲向了路边摊,还好坐在车内观察的同事及时调整了车子的方向才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最后,小廖忍不住放下了水瓶和电话,才勉强把车子停稳。

下车后,被吓出一身冷汗的小廖说道:“当时,我脑子真的是一片空白,根本想不起答案,更没发现前面有一个路边摊,差点撞了上去。真是太可怕了,到现在我的手还在发抖。”

【实验二】陈先生(34岁,驾龄8年)

开车捡东西车子跑偏差点撞上电线杆

陈先生驾龄长、开车经验很丰富,实验前充满自信,在我们的实验路段开了一段路,他显得很轻松。

进入实验后,我们为陈先生设定的是边开车边捡东西。在陈先生驾驶的车辆前行一段时间后,坐在车内的同事故意将手机丢到驾驶座的地板上请陈先生帮忙捡起来。陈先生左手握着方向盘,右手在地板上摸索着手机,眼睛则勉强看着车外。可是,几次三番都找不到手机,陈先生只好将视线转向车内,弯下车子去找手机。

结果,陈先生驾驶的车辆完全跑偏,并以很快的速度冲向路边的电线杆。要不是车内的同事及时拉起手刹,实验车辆很有可能就撞上电线杆。

实验完成后,陈先生一直很“纠结”:“那个手机似乎在和我捉迷藏,我越想找到它就越找不到。而且,我弯腰下去的时间不超过10秒,我觉得车子不可能跑偏的。”陈先生说,没想到短短10秒,会对驾驶安全有这么大的影响。

【提醒】开车小动作很危险

发短信能让事故发生率提高23倍,小廖边开车边喝水还发短信

除了发短信、喝水、捡东西之外,开车时的动作还有不少,例如接电话、照镜子、拍蚊子等等,而这些小动作都让你事故发生率提高了许多。

近日,美国“健康日”网站调查了2800多名司机,列出了开车时最危险的一些“小动作”,其危害超乎想象。数据显示,86%的人开车时会吃东西,虽然这看起来不会使人分神,但会使事故风险提高2.6倍;59%的人开车打电话,会使事故风险增加6倍;41%的人摆弄GPS导航、36%的人看纸质地图,这都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出事故的概率会因此提高7倍;值得重视的是,约37%的人开车时发短信,这个动作最危险,会使发生事故的风险增加23倍。另外,25%的人开车前曾小酌一两杯,13%开车时上网,7%的人播放DVD,这些行为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海都汽车实验室》提醒您,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路况下都应谨慎驾驶,改掉开车时的小动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