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4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百年梳妆台见证父辈爱情
上世纪粽香囊悄然回来
离婚后突击消费 老公可依法讨回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世纪粽香囊悄然回来

这张老照片(左图),勾起刘老师的回忆(右图),重拾儿时香囊的做法
 

端午的味道

“江中龙舟竞,香袋挂衣襟。”福州民间的《五月节诗》中说到在端午节必佩香囊驱五毒。一张怀旧的照片,勾起70后妈妈的回忆,重拾儿时香囊的做法。

N栏目主持 朱嘉怡 黄婧 毛朝青 包华

端午将至,在一些福州白领中,手工缠个“端午香囊”悄然回归,带起这股怀旧风潮的是70后的刘老师。

前日,主持人找到家住华屏路上的刘老师。她说,看到朋友小时候的照片,胸前佩戴着粽子香囊,才有了这个想法。“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小伙伴们一定会挂着用彩线编的香囊,里面放的是樟脑丸”。

“应该是两周前吧,做第一个五色线粽香囊时,我是凭着记忆用毛线打的。结果出来的时候,有点歪歪扭扭的。”刘老师说,后来想起自己小时候曾经用长条纸折成四角粽子的形状,就试着先做了一个,“后来想想,小时候戴的香囊的彩线能那么密应该是用线缠的”。

刘老师说,自己拿着彩线缠来缠去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摸到了缠彩线的规律,“第一个缠出来的粽香囊是白色和玫红色的,被我女儿抢走了。第二个就是这个绿色和玫红色的,我打算把它送给我婆婆。”刘老师说,自己做成粽香囊后,拍了视频放在一些亲子论坛上。刘老师的怀旧之作,引起了不少白领在网上留言,求“拜师”,“平常在大学里我教的是中文,现在却和朋友们做起手工”。

拿着彩线粽香囊,主持人请教了福州民俗专家陈德仁先生。陈先生说,福州的香袋从宋朝开始就有了。旧时到了端午,福州人为了辟邪、驱虫,会制作一些香袋,最常见的是四棱形的香袋。端午节当天,大人们给孩子洗完澡后,就要把一个香袋挂在孩子的腰间或领口处。香袋里填入“臭丸”(即樟脑丸),传说可以辟邪、驱虫。老福州苏先生也说,这样的彩线香袋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十分流行,很多女孩子从小就会做粽香囊。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因为樟脑丸含有毒成分,渐渐地不再填入香袋随身携带,这些香袋也就只剩下了美观的作用。

活动预告

本周六,本报联手平安银行举办一场端午“制香囊驱五毒”的活动。

时间:16日上午9:00、下午2:30

地点:海都大厦二楼报名方式:拨打968111特别提醒:现场钩针挥舞,为安全谢绝带孩子前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