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张志宏 实习生 李佳玲
本报讯 坐出租车,要加1元的燃油附加费,可去超市购物,竟然也被要求加收1元的“运输费”!昨日上午,外地来福州出差的石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怪事,他在福州火车站附近的一家自选超市买了3瓶饮料,在结账时每瓶被多加收1元钱,店主说,由于这些饮料从很远的其他超市运来,因此要加收运输费。
饮料多收费付款才知道
据石先生介绍,昨日上午7时许,他在火车站出站口右边的自选超市买了3瓶饮料,3瓶饮料的标价分别为脉动6元、娃哈哈纯净水3元、绿茶5元,当自己将准备好的14块钱递给收银员时,收银人员告诉他每瓶饮料需多收1块钱,因而一共是17块钱。石先生十分纳闷,明明瓶盖上贴的标签标明了价格,而且这个价格比市场价都要高出许多,为什么每瓶饮料还要多收1块钱?“瓶盖上贴的标签,是超市从比较远的大型超市进货的价格,因为路程较远,所以每瓶需多收一块钱。”销售的人员向他如此解释。
随意收费大多针对外地客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火车站找到了那家所谓的“自选超市”,其实它是一家由活动房构成的小便利店,店铺内一共有四五个销售人员,店中的货架上摆满了方便面、零食和饮料等,而在每样货品上,都贴有一张标有价格的白色小标签。随后,记者在店铺门口观察了半个小时,在此期间,有很多外地人模样的旅客在店铺购买饮料,他们都被要求加收标签以外的1元钱“运输费”。虽然很多旅客都表示质疑,但大家都不愿为这多加的1元钱惹麻烦,只得自认倒霉离开。
石先生表示,超市如果想要多卖钱直接贴上价格标签就可以了,没必要在结账时多收1块钱,这种做法明显就是不合理的。
福州市物价局相关工作人员认为,该超市的行为已违反了明码标价规定,属于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收取未标明费用”的行为。应当退还多付部分;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可保留好相关证据(结算小票、单据、现场标价照片等)向物价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