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端午节连过五天,在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天天都有特色民俗
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一日,初六嘴觖觖(jué)。”昨日是农历五月初一,充满浓浓莆仙风味的端午“五日节”也开始啦,就像歌谣里所唱的,莆田乡民们要热热闹闹地连过5天节。莆田民俗专家称,莆仙端午节连过五日,在全国持续时间最长,且天天都有民俗活动,过节特色也是全国独一。
通宵做米糕“老传统不能丢”
按照习俗,端午节首日莆仙人吃米糕过节。昨日上午,莆田市区下磨市场唯一的一家米糕铺子排起了长队。柜台上新出炉的一屉雪白色的米糕,还冒着腾腾热气。
切糕,装袋,过称,女店主麻利地为市民打包一份份米糕。她告诉记者,从清晨铺子开始营业到现在,她的手都没停过,买米糕的人络绎不绝。男店主蔡先生说,农历五月初一吃米糕是代代相传的习俗,每年这一天店里都特别忙碌,销量是平时的5倍。为了准备米糕,前夜他通宵蒸了30屉米糕,在炉子边把眼睛都熬红了。
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一起来买米糕,他们说“过节的传统不能丢”。
一首歌谣 唱出“五日节”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一日,初六嘴觖觖。”在莆仙地区,一首耳熟能详的歌谣承载着祖祖辈辈人的端午记忆,这首歌谣指明了莆仙民间端午节五日内过节食品的俗例及民俗活动的内容。
初一吃米糕,即大米磨成浆发酵后加糖煮成的糕。初二包粽子。初三吃螺,指的是莆仙水特产“小麦螺”,传说要是脖子短的人,这天买螺回家吸螺,脖子就会变得修长美丽。初四在门框两边插上菖蒲、艾草,以禳毒气。相传妈祖曾以菖蒲熬汤为莆仙百姓治病,并以菖蒲九节,贴病者门首,以驱邪消灾。
五月初五这天则进入了端午节的高潮,中午家家户户吃过汤面后,就准备沐浴。据说,初五这一天的午时,百草尽吐芳香。因此,人们都盛水于桶,置于庭中。人们用午时日晒的水和蒲香、蛋草、番石等制作的“午时草”烧煮后,让全家人沐浴。一些村民还喝“雄黄酒”,并将酒洒在墙角杀虫,小孩还要在腋下、肚脐和耳朵后涂上“雄黄”粉,以壮身祛病。许多小孩还在脖子上或衣扣上挂着用五色线编织成网形的长香袋,装上鲜桃子和用五味汤煮熟的黄鸡蛋,也有的装上小香丸,以避邪长寿。此外,莆仙人在这一天会在每间屋内点上蚊香,驱除蚊、蝇、蟑螂。
初六端午节过了,不再有好吃的,因此莆仙端午歌谣说“初六嘴觖觖”,觖是莆仙方音,就是张着嘴巴,没有什么东西可吃的了。
为何这样过节 留下许多谜
“莆仙端午节经过长期的衍变,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民俗专家林成彬说,端午节在莆仙民间是一个大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皆有过节,兴化方言称为“五日节”,也是全国端午持续时间最长的。林成彬认为,这是古人自定的长假,作为节日的享受。
莆仙端午节五日连着过,与宋朝宫廷中庆贺五日节会相似。林成彬告诉记者,莆仙端午节至今留下许多未解之谜。像过五日的由来,目前具有多少年的历史,那首代代口传的端午歌谣是谁编写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为何规定端午要吃这几样食品等等,目前还尚待考证。
莆仙端午习俗 尚未列入非遗
莆仙端午习俗由于申报经费无法落实,目前尚未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有两项端午特色民俗已先行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即被列入市非遗保护项目的“龙鼓诗”和被列入省非遗项目的闽台送王船习俗。
“龙鼓诗”:始于明末清初,是仙游县枫亭镇兰友社区民间艺人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划龙舟时创作的方言俚歌,又称“龙船诗”。每年端午节,乡民们组织龙鼓游唱队,在端午节午后,游唱队举着牌灯,敲打鼓点,行进在大街小巷,祈求乡人平安吉祥。“龙鼓诗”声韵悠扬婉柔,悦耳动听,富有感染力,古朴优雅。
闽台送王船习俗: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东汾村的村民过端午节和其他地区不一样,他们大闹“旱龙船”,在陆地上烧纸制龙船,以驱邪祈福,纪念“五帝”。相传明嘉靖年间,一群倭寇在端午期间上岸偷袭,危难时,“五帝”驾龙舟前来助阵,助村民反败为胜,村民感恩,就在每年端午节烧化龙船,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