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朱敏敏 王浩志 文/图
本报讯 端午刚过,大病救助热线又火爆起来。作为本报创刊15周年系列策划的首场活动,本报携手省红十字会推出的“为了150个重病兄弟”特别行动启动后,救助热线968111响个不停。截至昨日下午6时,打进热线咨询及报名的读者,已突破300人。
目前,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初筛患者,已将他们的基本信息和材料送往户籍所在地县级红十字会报名申请。他们将通过由本报和省红十字会开辟的绿色通道,层层把关,快速优先审核上报;审核通过的申请对象,也将优先予以审批救助。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仍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初筛患者,还未向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红十字会报名申请。如果您是其中的一员,请尽快携带相关材料,前往户籍所在地县级红十字会报名申请。
今起,本报将陆续刊登部分救助对象与病魔抗争的感人故事,以此搭建爱心平台,呼吁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相助。
申请对象档案1
姓名:王丽丽 年龄:12岁 病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籍贯:石狮市宝盖镇塘头村
化疗时还想着“小升初”考试
病床上,12岁的王丽丽,一脸的纠结。眼瞅着小升初考试临近,这个石狮塘头小学六年级的优等生,最渴望的事,莫过于自己也能坐在考场里,握笔答题。
可命运跟她开了个玩笑,突如其来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让她无从选择,与小升初考试无缘,更让她原本幸福的家庭不堪重负。
王丽丽的母亲蔡阿姨告诉记者,孩子进医院化疗了,心里还想着小升初考试,心里那种无助与痛,甚至超越了病痛本身。
蔡阿姨说,今年正月,女儿突然发烧,当时没太在意。相隔几个月后,女儿再度发烧,这回,她赶紧带着女儿到石狮一家诊所看病,挂了点滴,烧就退了。
可上个月,石狮塘头小学组织拍毕业照,老师看着王丽丽,问道:“怎么脸色这么差,是不是生病了?”当天蔡阿姨打工回家,女儿和母亲闲聊时说起此事。随后,女儿被带到泉州一家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女儿很想参加小升初考试,但被妈妈强行拉到福州大医院救治。“缺考是她心中最大的痛。”蔡阿姨叹了一口气说,她明白孩子的心思,成绩优异,却没能参加小升初考试,心里肯定很难受。
蔡阿姨一家六口人,夫妻俩原先都在石狮一家鞋厂打工,育有17岁的大女儿,二女儿王丽丽,还有一对3周岁的龙凤胎,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全家仅存的6000元积蓄,自王丽丽生病后也花光了,还向亲朋借了6万多元。目前,蔡阿姨全天候在医院照顾陪伴丽丽。丽丽的父亲留在老家照顾龙凤胎。
不久前,成绩优异的大女儿辍学了,她为治好妹妹的病,打算出去打工,近日刚被班主任老师劝回课堂。全家人暂时没有收入来源。
申请对象档案2
姓名:李智皇 年龄:7岁 病种:地中海贫血 籍贯:龙岩市连城县菊溪乡
想当运动员,让身体好起来
“我想当运动员,或者做教练,这样身体很棒,父母就不操心了。”这话从一个7岁孩子口中说出,让我们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超出同龄人的成熟感。
这个懂事的孩子,出生在龙岩市连城县菊溪乡一个低保家庭里。孩子出生才10个月,家人就发现孩子面色苍白,不时发病,辗转多方治疗,效果甚微。直到孩子4岁,才在广州一家大医院被确诊为地中海贫血。
“这几年,孩子每隔10多天就要输一次血。”李爸爸说,李智皇得了这病,从确诊到现在,已经输了近百次血。如今孩子身上的血多是别人的,要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方能治愈。
为此,一年前,他们特地又生了个孩子,希望能与大儿子的骨髓匹配。幸运的是,小儿子的骨髓与大儿子相匹配。然而,高额的手术费,再度让这个低保家庭陷入困境。
一家六口,仅靠李爸爸在晋江理发的手艺谋生,月收入2000多元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除了要给大儿子治病,还要赡养年迈多病的双亲。“孩子患病至今,已经花了20多万,其中还有10多万是借来的。”
申请对象档案3
姓名:黄恩鑫 年龄:9岁 病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籍贯:莆田仙游县石苍乡
做骨穿、腰穿时,9岁的他强忍着不哭
黄恩鑫,年仅9岁,是长乐一所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生于莆田仙游的他,本该和其他同龄人呆在明亮的教室,享受学习的乐趣,可无情的病魔改变了他的生活,击碎了他的梦想……
去年3月,黄恩鑫睡觉时,总觉得咽喉被堵住了。家里人只得轮番守在他身旁,不时地帮他拍拍胸脯,缓解病痛。持续了几天,仍旧不见症状减轻,他被家人送到福州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黄恩鑫的姐姐小黄说,她本来有一个比黄恩鑫大的弟弟,也是死于这种病。一听小弟也得了白血病,家人的心顿时揪了起来。
“本来父母和我同在长乐一家沙县小吃店打零工”,小黄说,现在小弟病了,每天她和妈妈轮番照顾小弟,只剩爸爸一人继续打工赚钱养家,为弟弟治病。眼瞅着小弟病后父母的身体也跟着拖垮了,小黄心里很难受。
“小弟才9岁,他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强忍着做骨穿、腰穿,都不哭。”小黄说,弟弟去年化疗8个疗程,花了东挪西凑来的20余万,病情有所好转,可今年3月,又复发了。
记者见到黄恩鑫时,他正安静地坐在病床上,一旁是一大摞的课本。因为化疗,他的头发脱落了不少。他告诉记者,“我不怕,病好之后,我想重返课堂,继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