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3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龙的家”成跳蚤之家
八旬依伯的泥塑人生
一家旧书店的挣扎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家旧书店的挣扎

 

N栏目主持 廖庆升 陈锟 实习生 徐淑丽

这里没有热销的《乔布斯传》,没有《四、六级考试秘籍》,没有《星座运势大观》,但这家偏安于福州台江区福机公交车站背后一条小巷子的书店,却有《藏书之爱》、《查令十字街84号》、《嗜书瘾君子》,甚至是《福州志》,这类很多人觉得陌生的文史书。

“开书店不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满足感,但能提供一片精神的自由天空,让你的生活寂寞却不庸俗。”这是书店店主杨志民摆在收银台前的一行手抄字,半年前,他开了家只卖文史类书籍的独立书店。

“很多畅销书,我认为是‘泡沫书’”

杨志民今年31岁,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书,特别是章回体的历史武侠小说,“穆桂英挂帅出征,咙咚咙咚锵,《明英烈》里的朱元璋,一马扫平川”。

后来,他很自然地选择在图书行业工作,福州很多大型书店他都待过。杨志民说,“那些书店会卖各种所谓的畅销书,可我称它们为‘肥皂书’,就像肥皂剧一样,看完不会让你有思考的欲望,是出版社迎合快餐文化制造出来的文化泡沫。”

杨志民说,他觉得过去出版的书更有营养,“为什么不将这些旧书收集起来开家店呢”,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需要一家特色的旧书店。

“店里的书是网络书城所没有的”

寻找旧书对杨志民来说并不难,但要开一家旧书店并生存下去,却比想象中难得多。

“在福州有两个地方最适合开书店,一是三坊七巷附近,一是仓山区各高校附近。”但是动辄好几千元的房租,让他难以承受,兜兜转转半年,他才找到现在的店面,“店前巷子连路名都没有,位置很偏”。

不过杨志民觉得,虽然书店位置不好,但书本身的品位与质量是吸引读者的首要因素,“店里的书是网络书城所没有的,尤其是福州本土的一些文史资料,极为难得”。

“缺少人文书店的生存土壤”

今年年初,书店正式开业,最初两个月借助书友的捧场,有所盈利,但是从第三个月开始,店里的人流量就一直下滑。杨志民说,目前他是动用积蓄才让书店不倒闭。

“我希望能够为福州留住这家有点特色的书店。”不过他知道,要理想,也要让自己能活下去。

网络成为他拓展知名度的主战场,每天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在各大论坛和微博上发言,目的就是引起目标读者的关注,“店里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沙龙活动,邀请学者过来与书友交流,我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点公益活动”。

从目前来看,杨志民的努力似乎效果并不佳,至少从生意上来说并没有起色,“也许这个社会确实没有人文书店的生存土壤,可要我将书店转型卖畅销书,对我而言将会非常痛苦”。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