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命运没眷顾的孩子 我们来关爱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命运没眷顾的孩子 我们来关爱
昨日,记者走访福州多家医院,患者与病魔抗争的故事,令人动容,其中的天真懂事的孩童,更让我们心痛
李思涵才2周岁,但已经懂得心疼家人了
林哲铭胸前戴着平安符,爸爸希望他能渡过这个难关
 

N本报记者 朱敏敏 王浩志 实习生 肖琪瑶 文/图

本报讯 大病降临,宛如锋利的尖刀,刺破美好的生活。短短一周,大量读者拨通本报大病救助热线,向我们推荐了370余名初筛患者。他们来自八闽各地,虽然身份不同,年龄各异,但都在咬紧牙关与病魔抗争。

连日来,福州各医院的爱心人士也给本报打来电话,他们说,医院里也有不少家境贫寒的患者,同样符合初筛条件。昨日,记者和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和医院等多家医院,对部分初筛患者进行走访。在诸多患者中,那些年幼的孩童让记者心痛,正如医护人员所说:“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些孩子,虽然他们还这么小,今后的路还很长。”不少网友也表示,看到患者与病魔抗争的故事,真让人揪心,尤其是孩子,他们真不容易。

申请对象档案4

姓名:陈艳琦

年龄:4周岁

病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籍贯:龙岩上杭县才溪镇

妹妹出生才4天姐姐突然病倒了

今年5月13日,龙岩上杭县才溪镇陈亮珍夫妇的小女儿刚出生4天,全家人还沉浸在添女的喜悦中,4岁的大女儿却突然病倒了。昨日,躺在病床上的陈艳琦扑闪着大眼睛,格外讨人喜爱。可与健康的同龄人不同的是,她患上了急性白血病。

父亲陈亮珍说,今年4月,大女儿陈艳琦一直低烧,带去当地的诊所看病,被疑为贫血。直至今年5月13日,他们带着女儿在福州的医院接受检查,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更让他们揪心的是,陈艳琦还出现了重症感染。

“爸爸,我想妈妈了,也想小伙伴了。”陈亮珍回忆起,这是女儿这几个月来说的频率比较高的一句话。陈亮珍表示,女儿原先很乖很听话,现在生病了,话变得少了。见病床上的女儿闹着要想吃炒面,陈爸爸出去给她打包了一小份。一看到炒面出现在眼前,陈艳琦急着将炒面往嘴里送。陈爸爸看着眼前这个还不谙世事的孩子,他的眼眶湿润了。

陈亮珍一家六口,除了妻子外,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女儿。他叹了一口气说,老婆在老家照顾刚出生的小女儿,父亲在老家务农,他和母亲在医院24小时轮番照顾生病的孩子。陈亮珍原先在工地上打临工,月收入2000元,如今照顾孩子,家中暂时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但不论有多难,我都会咬牙坚持,毕竟女儿还小,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申请对象档案5

姓名:李思涵

年龄:2周岁

病种:先天性心脏病

籍贯:龙岩市永定县湖山乡

懂事的她拭去家人的泪水

“我渴了,要喝水……”前不久,动手术前,2周岁的女孩李思涵哭闹着要喝水。但医生叮嘱,此刻她不能进水。看着孩子哭闹起来,舅母眼泪夺眶而出。见状,2岁的孩子,懂事地帮舅母拭去泪水,还安慰地说:“宝宝不喝了。”

李思涵从小寄养在龙岩的舅舅家,和外婆、舅舅一家生活在一起。她的父母均在江苏打工,两人的月收入只有千把元,还要养育11岁的姐姐和9岁的哥哥。就在李思涵6个月大的时候,一次感冒,她被家人送到龙岩当地的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心脏存在异常。今年,她被带到福州的大医院进行检查诊治,后确 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半个月前,她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进行了手术。”她的舅舅李先生说,自确诊至今,花费3万多元。“为了养家,赚钱给孩子治病,思涵的父母不常回来照看孩子。”李先生说,外公离世了,孩子从小就由外婆和自己一家帮忙照看拉扯长大。前几天,他请了假,来医院照看孩子,让他的母亲暂回龙岩歇一歇。

昨日,病床前的李思涵正在摆弄着舅舅送给她的“六一”礼物——一只可爱的喜羊羊。李先生说,买些玩具给孩子解闷,要不外婆刚刚回龙岩几天,孩子成天就跟他嚷嚷“要回家,想外婆”。

申请对象档案6

姓名:林哲铭

年龄:6周岁

病种:急性白血病

籍贯:漳州平和县文洋村

想当医生帮助同样与病魔斗争的人

5岁的林哲铭已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他出生在漳州平和县文洋村的一个低保家庭里。平日里他活泼可爱,是全家人的“开心果”。可天有不测风云,噩梦从去年10月的一天降临。

孩子的父亲林国祥说,那天上午,孩子一起床,突然摔了一跤,而后,连续发烧了好几天。家人带着孩子在漳州一家医院做检查治疗,孩子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更让人忧心的是,治疗期间,还出现感染。之后,孩子被紧急转院至福州治疗。短短半年间,治疗上一共花费30多万元,其中10余万元还是借来的。

林哲铭一家共六口,除了林哲铭的父母、爷爷奶奶,还有年过八旬、身体状况堪忧的太奶奶。林国祥告诉记者,孩子发病前,他和妻子都在老家的一家灯泡厂打工,“夫妻俩月收入共计2600元”。可如今,孩子病了,他们都转到福州照顾孩子。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便是靠孩子的爷爷奶奶在老家打理将近一亩的柚子林,预计年收入近万元,为孩子治病,并维持着一家人最起码的生计。“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治疗……”林哲铭的父亲一脸的执著。

也许是当病人当久的缘故,病床前,有人问:“小朋友,你的心愿是什么?”年仅6岁的林哲铭脱口而出,“我将来要当医生,轮我帮人看病打针了。”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