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架直升机将参与搜救,航天员落地后要适应几十分钟再出舱
N综合新华社电
手控分离天神依依惜别
28日9时22分,神舟九号飞船在航天员刘旺的手动控制下与天宫一号成功分离。这也是神舟飞船与目标飞行器第一次实施空间手控分离。
三名航天员是在大约3个小时前陆续离开天宫一号的。6时37分,指令长景海鹏最后一个挥手告别天宫,回到飞船轨道舱,关闭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
此前,他们已经把空间科学实验中采集的样本和数据从天宫一号转移至飞船返回舱,并通过重新设置将天宫一号恢复到与神舟九号对接前的状态。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表示,组合体飞行期间,所有航天空间医学实验已按计划顺利展开,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成果。经过后续深入分析处理后,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航天医学发展和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的保障技术研究。
在完成余下的在轨空间技术试验之后,航天员将在29日上午踏上回家之路。目前,着陆场系统已做好飞船返回舱搜索回收准备。
久雨放晴草原静候神九
主着陆场系统主任设计师吕斌涛表示,返回舱落地后,陆航7架直升机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搜救,包括指挥、通信、搜救、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它们均安装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动态信息可实时传回北京飞控中心。
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副主任、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白延强介绍说,航天员落地后在返回舱内就要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和确认。地面人员还要对返回舱的气体、微生物等进行采样并回收一些产品。
28日清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天放晴了。此前,连续四五天阴雨,时不时还来一阵暴雨,浇得搜救队员心里都像长了霉。天气预报显示:飞船预计着陆期间,天空云少,能见度好,风力不大,气温保持在17至21℃之间,符合飞船回收的气象条件。
落地之后需适应几十分钟
作为最先进入返回舱的工作人员,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研究员、医监医保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刘建中表示,进入返回舱后,除了确认航天员生理心理状态,还要帮他们进行重力适应性活动,“比如,肢体要适当运动,还有反复站立再坐下。”这也是从落地到出舱需要几十分钟的原因。
三航天员由工作人员协助出舱
白延强28日介绍,考虑到适应地面重力的需要,神舟九号航天员将不再采取自主的方式出舱,而是参照国际上人类参与航天活动的通行办法,由工作人员协助出舱。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一直采取自主出舱的方式,即由航天员在没有工作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主从飞船返回舱出来并到达指定位置。“这三次载人航天试验航天员在太空停留时间较短,完全可以自主出舱。”白延强说,随着更多的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协助出舱将成为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的基本出舱方式。
白延强介绍,在其他国家,曾经出现过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一些不适应地球重力环境的案例,严重的还出现过昏厥,因此美俄等国均采取由工作人员协助出舱的方式。
刘洋体检专门隔出一舱室
“航天员出舱后,可能会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然后就把航天员抬到医监医保直升机上。”白延强说。机内设置3把倾斜150度躺椅,供航天员换下航天服、体检、采集唾液等样本和休息,考虑到女航天员的私密性,机舱后部专门隔出了一个舱室,由两名女医生帮助刘洋体检。随后,搜救直升机将航天员转运到机场,用专机送回北京。
与“神七”回收相比,通信直升机是“神九”回收新增加的,可接收飞船在返回地面阶段发回的信号。
揭秘
谁先出舱 计划顺序是景海鹏、刘旺、刘洋
刘建中表示,3名航天员谁会第一个出舱,会根据当时飞船姿态和3名航天员姿势灵活处置。但原则上也确定顺序,比如指令长先出,然后是驾驶员,最后是随舱工作师。“当时排第一个是景海鹏,第二个刘旺。”白延强说,“如果不好操作,那就谁离舱口近,谁方便谁先出。”
回家第一餐吃啥 粥、花卷、清炒蔬菜、清炖羊肉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白延强介绍说,神九航天员返回地面后,主着陆场为他们安排的第一餐,包括粥、花卷、咸菜、清炒蔬菜、水果、清炖羊肉以及一些电解质饮料,既科学搭配又平常而有特色。
白延强说,告别太空回到地球后,三名航天员也将开始逐步恢复正常的饮食。在征求他们的个人意见后,菜谱的安排既考虑到了荤素搭配和营养成分,也符合航天员个人的口味和北方人的饮食习惯。电解质饮料可以帮助航天员尽快地恢复体能,补充身体在13天太空之旅中丢失的水分。
返回舱能否禁住灼烧 防热性能强过俄罗斯飞船
从太空穿越厚厚的大气层,神九的返回舱将面临与空气的剧烈摩擦产生强烈的热量。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专家表示,不用担心,返回舱不“怕”热。
十一院是我国专业从事航天空气动力研究的大型机构,其下属的高温气体动力学实验室,在电弧风洞里模拟飞船返回舱不同部位再入热环境,对取自防隔热部件的试件经过数百秒高温射流的烧蚀考核,给出其防隔热性能,为设计部门和材料部门提供相关试验数据。每艘神舟飞船上天之前,其热防护系统的防隔热性能数据均出自这里。
据悉,神舟飞船采用轨道舱、推进舱和返回舱三段舱结构,只有返回舱返回地面。根据返回舱的设计需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703所的科研人员通过科学设计,开发出了一种低密度烧蚀材料,并将这种烧蚀材料灌注于十余万个蜂窝内来构成“防热衣”,用先进的防隔热材料技术给返回舱穿上一层25毫米厚的“防热衣”,在神七的基础上为神九返回舱成功“减肥”8.7公斤,充分满足了设计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神舟飞船直径2.5米,表面积21.7平方米,目前使用的防热结构总重量约600千克;俄罗斯的联盟号直径是2.3米,表面积是17平方米,它的防热衣的重量却高达700多千克。单从这个指标来看,我国飞船的防热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展望 天宫一号二号或共游太空
与飞船成功分离的天宫一号正在从交会对接轨道进入自主运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状态,等待与下一艘飞船交会对接。
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天宫一号的设计寿命为2年,其间计划进行6次交会对接。自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以来,天宫一号已在轨飞行272天,与神八、神九飞船共计进行了4次交会对接。
“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天宫一号的实际寿命很可能不止2年。”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告诉记者,目前天宫一号供电能力良好,推进剂消耗不到四分之一,备份设备都没有启用,随着产品设计的不断优化、飞行方案的周密实施以及质量的严格控制,飞行时间可能大大延长。
“一切还在设想当中。”何宇说,“不过有一点可以想象:如果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状况足够好,它有可能与将来发射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共游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