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9版:财经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闻青草味释压
金融“高富帅”都学啥专业?
□新产品
孩子为何不惊慌
你是结婚型还是交往型
空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为何不惊慌

 

N高良槐摘自《羊城晚报》

不久前,在美国华盛顿州米尔顿镇,一名43岁的校车司机驾驶途中突发心脏病倒在方向盘上不省人事,而此时,车上还载有12名13岁左右的学生!这时,坐在第3排的小男孩杰里米一个箭步冲向驾驶座,紧紧握住方向盘并将车溜往路边,然后在第一时间里拔出了车钥匙,稳稳地刹住了车!

惊恐未定的孩子们在发出一阵无可避免的惊呼声后便很快控制住了情绪。他们判断出事地点较为偏僻,主动开始了自救:两名孩子立即自告奋勇地对昏迷的司机大叔实施心脏按压急救术,据说这是他们从选修课上学来的本领,而其他孩子则听从他们的要求,帮助打开了校车所有的门窗,为的是让昏迷患者能呼吸到更多的氧气。

与此同时,另外的孩子也都没有闲着:有人在打电话叫救护车;有人在报告最精确的出事地的地理位置以便救护人员能最快找到他们;有人在向当医生的亲友询问最佳的心脏病急救方案;有人去路边招手希望有幸能获得过路车的帮助;有人则细心地特意在校车后数米处安置了一个红色的警示灯,为的是避免后边冒失的驾驶员可能的追尾……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一车的孩子都没有惊慌失措,相反配合默契。对此,孩子们却将此归功于平时他们在课余常常参与的一种以培养团队精神为宗旨的击鼓训练。

他们回忆说,在教练的指令下,他们曾经各自用非洲鼓、中国腰鼓和东南亚铜鼓击出不同的节奏或韵律,并被要求随时将自家的鼓点跟他人的鼓点完美配合,渐渐地,整齐、有力的鼓声开始和学生们的心声合拍起来。他们认定,正是通过击鼓训练,大家学到个人如何与团队有机融合,并将自己的潜力尽量地挖掘出来。

其实,孩子身上某种重要“精神”的塑造,不一定非得通过课堂或说教,有时在集体游戏中便可以不知不觉地生成,而且还可能生成得更为自然而然,更为根深蒂固。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