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助学组
本报讯 “我想资助这三名情同姐妹的学子,她们大学四年的费用,我全包了。”上周四,本报报道了闽清学子汪明霞、池珠容、黄丽云三人的故事后,福州黄先生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要认捐这三名贫困学子。像黄先生这样,希望“一对一”认捐学子的爱心人士,自阳光助学行动开始以来已经有数十位,截至目前,已经有30名寒门学子被认捐。
这一个月来,助学直通车不辞辛苦,寻访贫困学子,从前方发回贫困学子的故事,不少爱心人士看了忍不住落泪。许多爱心人士还纷纷伸出援手,要资助贫困学子四年的学费。一位爱心人士说,看了这么多年的报道,助学直通车找的贫困学子,他信得过,捐助这样的孩子,才能让自己的钱捐给最需要帮助的人。
还有不少爱心人士在外地出差,也不忘打来电话,让助学组帮忙找几个孩子,他们想加入“一对一”行动,帮助这些学子。截至今天,已经有30名寒门学子,被多位爱心人士“一对一”认捐。
“一对一”行动,是爱心人士指定资助贫困学子四年学费。爱心人士确定捐助贫困学子后,本报助学组将会邀请受捐助的寒门学子到福州,和爱心人士面对面,并签订一份“一对一”助学协议,爱心人士将第一年的学费直接交到贫困学子手中。同时,为了维护贫困学子的利益,爱心人士不得要求贫困学子做出任何带有回报性质的行为,不得干涉贫困学子在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贫困学子要做的只有一个,就是有能力的时候,能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主题词:磨砺
家境困难,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磨砺。因为父母外出打工,13岁时,程顺炎就担下了照顾家人的重担。再大一点,他又卖春联帮补家用,打暑期工筹集学费,这些都难不倒他。陈秀平,因为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多数时间在外干活,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一手包办。上高中后,爱打乒乓球的她,还在学校创办一个乒乓球社团。他们说,这些都是早当家锻炼出来的。
学子档案39
程顺炎 永泰一中 高考成绩:理科631分
以后有能力也要帮助别人
几年前,奶奶突然去世,当时父母亲都在外地,一时赶不回来,家里只有中风的爷爷和年幼的妹妹。在一周多时间里,程顺炎自己买菜、煮饭、炒菜、洗衣、照顾爷爷和妹妹,家里的重担他一人都给扛了下来。那年,他才13岁。一周后,父母亲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井井有条,都情不自禁地夸奖顺炎。
“一切都要靠自己”,是程顺炎对自己说得最多的话。程顺炎的家住在永泰县赤锡乡,房子是民房,父母亲从二楼的阳台上垂下黑色的渔网,遮挡烈日的暴晒。爷爷中风多年,母亲一直呆在家里照顾他,没办法出去工作,家里五口人的生计,都压在了父亲一人的身上。父亲在一家服装厂当车工,收入仅有2000元。家里还有一片山林,种着梅子树,父母亲轮流上山打理。前几天,家里的梅子熟了,高考完的程顺炎5点多就起床了,和父亲到山上摘梅子,摘完梅子后,他和父亲要背着摘好的梅子,走上一个小时山路,到镇上去卖。除了帮忙干农活,程顺炎每天都要扶着爷爷在屋里走上几圈,陪着爷爷说话,不让他太孤单。
2年前的一个寒假,家里没钱过年,于是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招呼三个同学,去县城卖春联。程顺炎说,每到过年,春联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东西,不愁没人要。到了县城,他才知道,卖春联并没有他想象的容易。从进货、选址到最后摆摊,这些事哪个都不省心,但顺炎还是坚持下来了。卖了一周的春联,他们竟然赚了3000多元!当他拿到分到手的700多元钱,觉得自己的辛苦有了回报,一切都是值得的。
到了暑假,他又找到了一份发传单的工作,每天虽然只有几十元,但他仍然做得很认真。毕业后,顺炎希望能用自己亲手赚的钱,给爸爸、妈妈以及爷爷买点好吃的东西,以后如果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还要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学子档案40
陈秀平 永泰一中 高考成绩:理科623分
家里3亩水田是全家口粮来源
陈秀平的家,住在永泰梧桐乡椿阳村的坂中寨。墙上圆圆的大石头、雕花的斗拱,仿佛向世人说着自己曾经辉煌的历史。住在里面的老人说,坂中寨建了140多年,原来放在大堂的四块牌匾和楠木桌案都被人偷走了。寨里有100多个房间,鼎盛时住了100多户人家,如今只有4户仍住在里面。“能搬的都搬走了,现在住在寨中的都是没有能力做新房的人家。”村里的老人说。陈秀平一家,就挤在其中一间房间里,家中除了一张床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一件电器都没有。
家门口的三亩水田,是全家口粮的来源,但光靠这三亩薄田,还不能养活一家人。每年的夏天,父亲都要去兼做倒水泥板的工作。由于要辗转多个工地,父亲早上3点多就起床了,跟着工友一起出工,晚上七八点才能回来。前几天,父亲病倒了,去医院做了检查时,医生说,他劳累过度,让他好好休息。可是,父亲在家里躺了2天,又出工了。母亲小时候发烧把耳朵烧坏了,只能靠读唇语,说简单的字和家人交流。
陈秀平仍然记得6岁的一件事。当时,她和两三个小伙伴,发现了一棵番石榴树,上面结了好多果实。秀平知道,这些果实能卖钱。于是,她和小伙伴们把树上的果实都摘了,装在一个篮子里,轮流挑到街上去卖钱。由于她们年纪小,篮子在路上不小心倒了,果实撒了一地,很多都被碰坏了。有位小伙伴说,果实烂了,就不要卖了。可是,秀平不肯,坚持挑到街上卖。后来,大人们看她们可怜,把篮子里的果子都买了。
秀平平时爱打乒乓球。高一时,学校搬新校区,新校区没什么社团,秀平琢磨着要办一个乒乓球社。画海报、招新人,乒乓球社好不容易办起来了。每个学期,乒乓球社都会组织一次比较大型的比赛,前期的场地、经费也都是她自己去团委申请的。
秀平还喜欢旅游,但是,她觉得旅游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小学时,胆大的秀平独自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到县城去玩。几年后,她又去了长乐和福州。高二时,秀平到厦门参加一次化学竞赛,参加完考试以后,她对带队老师说,想一个人走走。于是,她坐着公交车,在厦门逛了一圈,还去了厦门大学。
爱心榜
欧海云:3000元
刘红卫:3000元
林建功:3000元
何思模:2000元
张道兰:2000元
赵建锋:3000元
宋培刚:1200元
捐款方式
1.“邮储一对一账户”
9月1日前,所有通过省内各邮政网点、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不含厦门)下辖邮储网点向本报助学行动组汇出的爱心款项,只要注明“爱心捐款”字样,一律免收汇费。
爱心人士也可以通过各地邮储网点及邮政网点,把钱汇到本报,填写“收款人:海峡都市报阳光助学行动组,收款人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4号”,邮编:350003,并在附言栏注明“爱心捐款”,可写上想捐助的学生。
2.转账汇款账户
市民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将爱心款汇给我们。户名:海峡都市报社
账号:1402013109004603888,开户行:工行晋安五四分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