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7版:今日海都网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福州旧行当“暗语”有意思
好亮我还以为是个卤蛋
行车遇上“职业碰瓷党”警方提醒记牢这五招
三坊七巷出现悬浮人?
小时候做数学应用题你有没有想这样吐槽过?
同样的暑假不同的艰辛
别把我的晚餐弄湿了
微语录
算不算美得不明显?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福州旧行当“暗语”有意思
面对各种身份的顾客,商家有着不同的暗语,而在表述数字时,各行业也有独特的说辞,这些暗语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N海都网记者 翁海霞

海都网讯 在工作中,有些话不便于向行业外人透露,又不能当着顾客的面表达,大家通常就会用一些只有行内人听得懂的一些暗语。而在解放前,这样的行业暗语在福州各行业中更是数不胜数,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暗语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昨天,有网友在海角社区中晒出了过去老福州旧行当的一些暗语,颇为稀奇。

顾客身份表述有讲究

“以貌取人”这在商场中是十分常见的。解放前,在福州的一些知名商场中,遇到有“姨太太”进店,伙计就说“鳊鱼”来了,这是因为鳊鱼比常鱼体形较大,但游在水中时、竖着看则较小,形容姨太太在家中比正室小,但同丈夫在一起时则比正室还神气。而艳装女顾客交际花之类入店,暗语称之“辰佬”。她们对百货、绷布、金银首饰店来说,都是好顾客,多有好生意做,要殷勤接待。此外,若发现有盗窃嫌疑的人,则说“有鼠佬”。

在那个年代,福州商场称男顾客的暗语曰“硬”,称女顾客为“软”,未婚男顾客称为“硬蛋”,未婚女客则称“软蛋”。不仅如此,来自省内外不同地区来客,称呼也大不相同。对沿海下游一带的顾客称“海驴”;闽江上游各县来的称“溪鲚”、或“上府”;闽南一带称“南兄”或“下府”。各路顾客因风土习俗不同,所需货色各异,例如闽南人多喜爱红色衣料,营业员如能掌握顾客所属地区货色即可对路,生意多能做成。

数字也要用暗语说

即便就1~10这十个数字,在不同行业就有不同的“暗语”,甚至不同区域的同行业行话也有所差异。如福州解放前的不同行业中对数字代号的暗语,一般比较通用的如下:

食品业、咸鲜鱼店通用物价暗语:“天”代表数字一,二至十分别为“下”、“平”、“口”、“子”、“龙”、“门”、“不”、“见”、“开”。

金银业:“铁”指一,二至九数字代号依次为赤、壳、寿、堂、林、塔、埋、湾。

生漆及木器业:一至九数代号依次为引、到、训、希、孙、玄、气、言、致。

米业:一至九数字代号依序是台、式川、律、位、陆、染、拐、文、合。

木材业:一至九数字依序是吉、徐、干、利、古、新、足、由、吉。

理发业:一至十顺序数字是刘、月、弯、则、中、成、申、张、艾、足。

此外,同样在解放前,省外不同行业对数字也有不同“暗语”,而且这些暗语的由来还颇有意思,如首饰店用天、地、光、时、音、律、政、宝、畿、重十个字分别代表“一”至“十”十个数字。其含义,说来也很有趣。“天”称“一”,是因为天最大;“地”次之,故为“二”;“光”是指日月星“三光”,故为“三”。“时”的含义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故为“四”。以“音”为“五”,是因为古时的音阶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律”为“六”,律指的是古代六种乐器,其他数字的说法也与此类似。

省外有些地区的米行,“一”说成“旦底”,“二”说成“断工”或“挖工”,“三”说成“眠川”等,这主要采用取舍一字中的某些笔画或改变一下某一个字的状态的办法来表达,如“断工”是在“二”中加了一竖,“眠川”中的“川”就是躺着的“三”。

圈内沟通有秘诀

一般来说,老福州商家在接待客人时需要同时协助交谈,那么则会说“锄”,暗示第二者不要参入谈话的称“怕锄”;若缺货呢,则会说“怕”,暗示无货;当顾客快要走了,则会叫“跳”。

说个有意思的事,在当时福州的理发业店内,师傅通知徒弟,或催促同伴加快理发速度,就不是“快点”了事,而会说“能”。这时的洗头叫“搜草”,剃面称为“开盘”,吹头发说“口吹”;爱美的女生电烫头发则呼“电印”。

此外,在食品业,说肉类湿度用代名词“润”,“关门”也不叫什么打烊,却说“猪肚”。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