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社区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记下祖宗暗语苦寻失散族人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下祖宗暗语苦寻失散族人
三百多年前,福州孙家反清复明失败后,隐姓埋名四处避难;近几年,其后人寻寻觅觅,渴盼相聚
远东村的孙家祠堂
孙家后人300多年后相聚老宅
老宅中的明代砖块▲
 

N栏目主持 苏燕梅 王浩志 实习生 万庆庆 黄秋硕 练雅男

年近古稀的四个老人——孙贞沂和孙一勇、孙天全、孙慈藩坐在一起,淡淡地说出“咱们300多年前是兄弟”时,很少有人能理解这句话背后的辛酸。

4年多来,他们寻寻觅觅,把隐姓埋名在福州的同宗兄弟一个个找出来。现在,孙家已经找到了5个分支共8000多人。

反清复明,隐姓埋名三百多年

为何要说“潜伏”福州300多年?孙贞沂幽默地说,他们的祖先跟金庸小说《鹿鼎记》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一样,干的是“反清复明”的事儿。失败后,孙贞沂的祖先和孙一勇、孙天全、孙慈藩的祖先分头避难,隐姓埋名互不联系。

而之前,在明末,孙家“一门两代三进士”,三坊七巷的光禄吟台和乌山上的道山观,都曾是孙家的产业,何等风光。其中,孙慈藩的先祖孙元祺曾做过隆武帝的中书舍人,相当于机要秘书一职。

福州晋安区远洋村江埂一带有处叫“九肩垱”的地方,据说跟孙家密切相关。孙贞沂的先祖孙惠成曾当过隆武帝的御前侍卫,他曾不顾自身安危背帝过山,救了隆武帝。隆武帝为了表彰孙惠成救驾有功,特赐“九肩垱”:让他背着条石在荒野中奔走,力疲弃石,所过范围赐为孙家田园。当时,孙惠成转了九肩,才将条石放下。

四年寻觅,找到族人八千余

2008年,远洋的孙贞沂开始修族谱,寻找失散几百年的兄弟。祖宗留下的一句话,成了寻亲的关键。“祖厝在西门街,祖墓在祭酒岭”,在各支孙氏族人中口口相传,成了日后相认的凭证。

凭着这句话,当年的环路月,孙贞沂最先找的是闽侯南通新岐的这一支族亲,四个月后,西洪路打铁桥的孙天全也找到了孙贞沂,说他们的祖坟也在祭酒岭,而且祖辈是从远洋迁出的。同样的,连江孙氏族亲也找上门了,对上暗号,认了兄弟。

2009年8月,在远洋孙氏宗祠举行了回乡认祖仪式。远洋、闽侯新岐、连江、打铁桥的四支孙氏族人,将各家水井中打来的井水倒入孙家宗祠的大花瓶内,寓意四水合一,四水归宗。

此后的两年,他们没有停止寻找的脚步,直到今年初才又有了进展。这支孙氏族人住在福州西门,守着祖墓,是孙氏家族中的长房长孙。今年初,福州民俗专家郑子端在帮孙贞沂寻失散的兄弟时,想到了邻居孙家基。在后营巷一座明末的老宅,今年80岁的孙家基回忆,老宅的花厅以前挂着祖先的牌位,祭祖时,因为他是长子长孙,站第一个。郑子端说,福州以前有个传统,长房的人才可以住在祖屋,还要守墓。孙家基记得,他小时候曾到祭酒岭找叔公,叔公负责看祖墓。

“祖厝在西门街,祖墓在祭酒岭”,对上暗语后,孙贞沂又找到了孙家基这一支兄弟。

感谢福州郑先生拨打968111提供线索,奖100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