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月月鸟摘自《今晚报》
大哲学家康德,一生远离闹市,终生在自己偏僻的故乡度过,最远的一次旅行就是前往离家不到60英里的阿恩斯多小镇。他每天在同一时间,沿着同一条偏僻的小道散步,静静地思考。守时之精准,邻居们竟用他散步的时间来对表。他散步的这条小道,也被称之为“康德小道”。
正是在这条小道上,康德的哲学之树结出了累累硕果,人生也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像康德这样,安静地居于一隅,世界或许更加辽阔。残障的霍金,就是坐在自己的阳台上,洞悉了宇宙的秘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国的机会很少。1975年,作家孙犁被安排出国访问,可是他却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拒绝的理由则很牵强——不会打领带。事实上,孙犁不愿意出国,只是想躲在自己的家里“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把喧嚣的世界关在窗外,安坐在冬日的阳光下裁纸装书,这就是孙犁美好生活的全部。
霍金、孙犁都和康德一样,是成功的人。因为他们都和康德一样,内心深处有一条“康德小道”。霍金的“康德小道”在自家的阳台,孙犁的“康德小道”在冬日的窗前。在各自的“康德小道”上,他们成了和康德一样的人。
可如今,我们的生活太快了。像刘心武所言:来得及惊奇,来得及困惑,来得及恼怒,来得及愤慨,来得及焦虑,来得及痛苦,或者来得及欢呼,来得及沉着,来得及欣悦,来得及狂喜,来得及满足,来得及麻木,却来不及在清夜里扪心沉思,来不及平平静静、冷冷寂寂地忽然感到难过。自然,也来不及去寻找心灵深处的“康德小道”。
然而,并非真的没有“康德小道”,而是我们没有去寻找。(文/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