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公务员难接受”揭示的改革之难
开网店卖故事
□读者反馈
傍刘洋的“智慧维权”你有这样的运气么
网友说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务员难接受”揭示的改革之难

 

N单士兵

广州番禺区从去年开始,在全区14家公办幼儿园中试点以摇珠派位的形式,拿出名额对社会公开招生。很多公务员很不理解,称“机关幼儿园是为机关的孩子举办的,为什么要拿出名额抽签”?而他们抽不到名额时,更觉得接受不了。(7月16日《南方都市报》)

摇珠,在优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倒不失为相对公平的做法。可公务员不干了,“机关幼儿园是为机关的孩子举办的,为什么要拿出名额抽签?”这话说得多理直气壮。

那么,机关幼儿园是用谁的钱办的呢?是公务员自己掏钱办的吗?

事实胜于诡辩。例如在去年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就对8所省级机关幼儿园一年财政拨款超过6863万元予以强烈质疑。这些钱都是公共财政拨款,公务员却还说“机关幼儿园是为机关的孩子举办的”,实在无知。

现在,各地机关幼儿园纷纷划归教育部门管理,统一由政府投入公共资金,这已是大势所趋,一些公务员却依然守着“权力独占”的思维,舆论怎能不愤然?

番禺的“公务员难接受”犹如切片,让我们看到很多领域改革裹足不前的深层原因——改革一旦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马上就遭遇抵制。具体到番禺机关幼儿园的改革,它并没有一步到位,去年试点时,仅提供30%向社会开放,今年提升到40%,这等于在变相照顾公务员的利益,但改革仍难以被接受。

机关幼儿园绝不是公务员的私家花园,多年来它凭着“机关”两个字,就给无数普通家庭设置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关卡,让公务员专享优质教育资源。这说明一点,很多领域的改革最缺乏的并不是路径与方式,而是决心。

只有最大程度地尊重民意,破除“公务员难接受”这些特权思维,改革才能拥有真正的动力。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