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慧
7月11日零时,成品油价格再次下调,这是本年度国内成品油价第五次调整,也是继5月10日、6月9日油价下调之后,国内油价罕见的“三连跌”。
此次调整后,全国多地93号汽油回到“6”时代,莆田93号汽油降至6.85元/升,油价的接连下调,无疑也给莆田广大车主带来了好消息。然而,油价“三连跌”,在传统淡季来临后,莆田车市是波澜不惊,抑或有所促动?连日来,记者就此采访了莆田部分汽车经销商及准车主。
私家车主加满油个别担心上涨有隐忧
在油价下调后几天,记者走访了莆田部分加油站,经常看到众多车主“扎堆”加油的情景。甚至一些加油站不仅站内挤满了车辆,甚至连马路的主干道上都排有等候加油的车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车主说得最多的话就是“93加满!”加油站内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油价下调后,选择一次性加满整箱汽油的车主多了起来,“这一上午,大概有一半以上的车主都是选择一次性加满的。”加油站负责人表示,这次油价下调正值暑假,很大可能推动成品油市场走入消费旺季。
“油便宜了,对我们一整天都在路上跑的人而言,节省了一些成本。”在莆田市区学园路上,的哥周师傅跟记者算了算,每天大概平均要用十几升柴油,油价下调,平均一天可省大约10块钱,一个月可以省个200~300元,他同时认为,如果对不常在路上跑的私家车主,油价下调,影响并不大。
家住涵江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三连跌前93号汽油每升破8,现在每升回到6.85元,降了1块多,这样一来,每个月油钱能节省100多元。但他也担心这样的形势不会持续太久,“油价三次下调似乎前所未有,应该不可能出现‘四连跌’吧,我总担心之后油价会涨得厉害。”
油价下调莆田车市刺激不大
如今油价重回“6元”时代,那对莆田车市又会有什么影响呢?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莆田多家4S店发现,本次油价再度下调,对于已入淡季的莆田汽车销售市场并未起到多大的刺激作用,在持续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除个别畅销车型外,大部分4S店内均显得比较冷清。“最近天太热了,来店看车买车的人突然就减少了。”位于涵江埭里某品牌4S店市场部经理告诉记者。
“油价下调,或许对民生类行业刺激比较明显,但对莆田车市的刺激作用不大。”莆田大川实业市场总监郑靖分析道,从心态上来说,油价下调是件利好的事情,对有买车意向的准车主是个心理鼓励,但对整个莆田车市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大部分经销商及4S店市场经理均认为,如今车市进入传统淡季,油价下调只是让汽车销售顾问多了一个说服客户买车的理由。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油价的涨跌并非车市淡旺的直接因素,车市重新启动仍有赖于经济提升及补贴政策的出台。“目前消费者购车,需求和购买力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一汽大众莆田奇奇4S店总经理陈恭勇直言道,油价的下调对消费者购车的吸引力已经很小了,如今消费者购车越来越理性,如果有需求,不管油价上涨还是下降,他们都会购买;如果没有需求,即使油价再降,也不会吸引他们。“毕竟考虑买车的人大多数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油价几毛钱的涨跌,不会成为决定因素。”
连日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成品油价的三连跌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用车成本,尤其是93号汽油每升从最高时的8元降至不到7元,对中低端车型来说每月油钱可降低150元左右,这笔费用对于中低端车主来说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依旧抵不过车市淡季来临的效力,中低价位车型的销量依旧没有出现商家期盼的火热场面。而对于一些品牌车辆和合资车型,油价的下调对其销售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车市反应平淡部分准车主持币待购
作为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的行业,汽车零售业多年来一直在油价上涨的背景下承受着日渐增大的销售压力,燃油价格的上涨曾一度让准车主们出现持币待购的现象。然而,面对本次燃油价格下调,为什么在莆田的汽车市场,消费者也同样出现了持币待够的现象呢?
“尽管油价现在调下来了,但说不定哪天又上去了,”记者采访了不少准车主,家住北磨的陈先生的话颇具代表性。作为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受油价影响较大,因为油价上涨幅度大、降价却是微调,所以要等油价稳定在一个水平线上时再买车。
再说,以一辆排量为1.6升的私家车计算,用93号汽油,每个月跑1500公里,每百公里的油耗为9升,调价前后相差44.55元,一年下来也只能节省534.6元。可见油价下降的幅度对消费者购车的吸引力比较有限,再加上车市传统淡季的影响,那么,莆田车市的反应平淡也在情理之中。
油价降+淡季促销准车主适宜入手
“油价降了,打算买辆车给女儿当嫁妆,可感觉现在是购车淡季,优惠活动不如国庆,就怕车价还会下降。”家住凤凰别墅山庄的许女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或许这也代表着莆田大多数准车主的购车心理状态。
“价格合理、有现车、车型全、颜色全,目前购车最合适。”某品牌4S店的市场经理告诉记者,今年车市的确很淡,各大4S店在销售方面利润已经很薄很薄了。为了促进销量,缓解库存压力,甚至可以赔钱卖车。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在当前的油价下调利好政策下,不乏一些经销商会选择大幅度让利促销,尽快释放库存压力,用“以价换量”来试图缩短车市淡季。
“目前,虽是淡季,但为了年中冲量,一些品牌优惠力度不会小于国庆,反而可以探到‘底价’”,郑靖建议道,眼下各种大小促销车展不断,大部分经销商为减轻库存压力各显神通,比如加强金融政策的优惠,加快购车手续办理,同时进一步提升售后服务,买车可享受更多的“福利”。相比而言,年底随着库存降低,加上返乡资金回流,买车人多,车市热门,加上各大银行金融额度的减少,经常出现加价提车的现象,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淡季出手也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