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李帅 包华 实习生 罗欣
“听禅顿悟无生旨,啖荔还吟有韵诗。”这是诗友陈贵富的一首折枝诗……昨日上午,近80位诗友汇聚福州千年古刹西禅寺,举办“壬辰西禅啖荔诗会”,诗会由省诗词学会和福州西禅寺联合举办,这是第六届“啖荔诗会”。
福州独有的诗会
诗会现场,诗友们用福州乡音吟诵起诗作。
高成东先生是省诗词学会的,他说,“啖荔诗会”为福州所独有,相传古时候,每年盛夏,福州的文人墨客聚在西禅寺,边品尝荔枝,边斗韵赛诗,成为一大传统民俗文化。
据介绍,上个世纪30年代,作家郁达夫的《西禅唆荔》,以“陈紫方红供大嚼,此行真为荔枝来”名句,轰动一时。1988年,为了延续这种传统,在西禅寺举行了第一届“啖荔诗会”。“啖荔诗会”在福州不定期举行。
折枝诗首次当主角
今年是“啖荔诗会”第六次举办,与前5次诗会不同,律诗、绝句、词多种形式都不曾出现,“折枝诗”是绝对的主角。高先生说,这次诗会收到诗友171首折枝诗,其中有不少好诗。
提到“折子戏”,估计很多老戏迷都很熟悉,它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折子戏。其实,“折枝诗”和“折子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高先生说,“折枝诗”源于七律诗,一般来说,七律诗含有两副对子,即三句与四句对仗、五句与六句对仗。“折枝”的含意是从整首律诗中“折”下来的对子,要求对仗严谨。
折枝诗要有“字眼”,今年诗会的“字眼”是“禅”、“荔”,即在两句的第二个字,分别要出现“禅”、“荔”,比如说高的诗作,“西禅古刹梵音广,宋荔新枝硕果香。”
诗友在品尝荔枝时,寺中僧人正在采摘荔枝。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相传宋代寺内就广种荔树,达四五百株,至今仍有一株“宋荔”。西禅寺这里的荔枝味甜、汁多、肉嫩,果实小、果核也小,这棵“宋荔”就是最好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