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本报讯 “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聚集了戴姓和郑姓人口,他们的宗祠不但同排而建,而且都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昨日有市民拨打968111爆料,向记者提供典型姓氏村。记者从莆田姓氏研究会了解到,农村姓氏村已经不多,城市姓氏人口集中的社区和街道更已无处可寻。像蒲坂村这样的情况,莆田仅此一处。
两姓均为“衣冠南渡”氏族后裔
蒲坂村具有千年历史,全村共有村民7000多人,是新度镇人数最多的村庄。村里族姓都是中原“衣冠南渡”氏族后裔。最早来村里的是郑姓族人,几十年后戴姓族人来此居住。目前,郑氏是全村最大一族,共有4000多人口,戴姓村民有2600多人,林、何、朱姓村民分别100多名。
各姓族人并不是分散居住,他们在村里各据一方。“郑氏居中社,林氏居东社,戴氏居西社,何氏居南社,朱氏居北社。”
伫立在村里的郑氏宗祠和戴氏宗祠是全村标志性建筑,两座祠堂在同一条村道上,仅几步之遥。由于年代久远,且各具特色,两个宗祠先后被列为省文保,与近年重修的林氏宗祠,为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虽在同村居住,但各姓族人却不同日闹元宵,各姓族人闹元宵的形式也不同。村民评价,戴氏好“动”,闹起元宵满埕跑;郑氏好“文”,300人游灯是最大特色。林、何、朱氏闹元宵的形式相对简单。
谜一样的戴氏宗祠
南宋景定庚申年,戴氏族人从现在的常太镇莒溪迁往蒲坂村西隅居住。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662年),宗祠创建。
祠堂保持明代原构风格,34根高5.6米的大木柱支撑全祠。前堂悬挂明状元柯潜亲笔题匾“承远堂”,后堂有唐贞观太宗皇帝给宰相戴国公戴胄的历史评论“清直”横匾。祠内还有清嘉庆进士郭尚先的题联。
戴氏宗祠管理委员会戴宣如说,戴氏宗祠留下许多未解之谜。按照古建传统,梁应穿在柱子上,但不知什么原因,前堂的梁却架在枋上。古建讲究对称,大门坦梁上的斗是圆形的,但门坦里面梁上的斗却是方形的,前后不搭。有戴氏族人认为,前座的有些建材可能是先祖在建祠时临时买来的,所以有些不搭。
戴氏宗祠留下的最大一个谜是,省、市文物专家认为戴氏宗祠大门坦并不是莆仙传统风格,倒像是苏杭一带的建筑风格,但这一说法无从考证。专家推测,当年戴氏先祖建祠堂,从苏杭一带请来工匠打造。由于蒲坂戴氏族谱遗失了七代先人的记载,目前也无法从族谱中查找戴氏先人与苏杭的关系。
宝库般的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建于北宋景祐年间,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兵部左侍郎郑岳增建祖祠。
祖祠里供奉着郑氏历代名人神像。矗立在上厅的一对木柱,左边石柱础雕龙,右边石柱础雕凤。文物专家认为龙凤石柱础在全国都很罕见。
宗祠保存的14位郑氏名人先祖的古木主牌、北宋担任侍御使的先人画轴、皇明宗室赐赠的“孝思”木匾、“蒲坂兴造记”石碑、樟木刻谱牒等都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祠里还收藏着明代兵部左侍郎郑岳《山斋文集》木刻雕版的残版,由莆田特有的枇杷木打造的,技术源于明初著名雕版家俞良甫流派,是全市唯一见证莆田在明初雕版业发达的实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