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法制晚报
本报讯 日前,中央部门晒“三公”已到尾声,今年公布“三公经费”的部门与去年相比,在披露上更加细化,但是公车消费占比较高等“顽疾”依旧没有改变。
记者从中央各部门公布的信息中统计发现,98个部门中,至少有65个部门“三公经费”不降反升。专家表示,管理不善是造成不降反升的主因,并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增加的部门进行询问,是否合理。
过半部门今年预算不降反升
从中央本级预算来看,“三公经费”有明显下降,但记者统计发现,在中央部门官网上查到“三公经费”情况的90多个部门中,至少有65个部门“三公经费”今年预算相比去年决算不降反升,有的部门甚至增长上千万元。
预算增加绝对额最大的当数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预计增加9447.62万元。其次,农业部增加接近6000万元。
仅有18个部门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低于2011年决算,部分基本持平。
专家指出,虽然国家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量在下降,但如果说90多个部门里,有过半预算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到决算2012年情况时,很难完成整体下降目标。
增加“三公”预算必须有详细交代
对于多个部门预算的增加,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是因为压缩的力度不大。“我个人认为,每一个部门都绝对应该是下降的。”叶青说。叶青认为,凡是增加的部门,必须对增加部分做出详细说明,如果对此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明,那公开“三公经费”就会流于形式,没有太大的意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著名公共行政学专家竹立家举例说,如美国农业部,即使增加了两台电脑也会说得很清楚,为什么要购置这两台电脑,是因为人员增加了还是因为原有的坏了。
叶青建议,对于“三公经费”增加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应该询问一下,为什么增加,部门的理由在理论上是否说得通,有没有合理的原因。
另外,叶青还建议,公开的项目中都应增加一项,即部门人数。但据记者了解,个别部门在今年公开的决算预算中,已经公开了人数。“这样三公经费算到人均头上就会更能说明问题。在公车消费项中,还应该把司机加进去。”叶青说。
对于公开的次序时间,叶青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该一批一批地公开,最好别太集中,“因为太集中不利于监督”。
今日最热荐稿
“三公经费”预算不降反升
最佳推荐理由:细化才有透明。切莫说一套,做一套。 ——山人(该读者获稿酬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