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记者 没有表面那么光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 没有表面那么光鲜

海都小记者陈可笛(右一)、郑晓今(右二)跟随本报记者汤先增(左二)在街头采访
 

小记者档案

7月23日,部分小记者跟随本报记者章微赴鼓岭调查鼓岭旅游接待的5大软肋;7月26日,摄影小记者随本报记者王浩志采访国旗护卫队……几天采访下来,小记者们大呼,记者比想象中辛苦太多……

“啥?经济记者也管公交站牌?”

海都小记者 陈滢

我本来以为经济记者永远只和股票、彩票、房价那些高深的东西打交道,可带我们采访的邱也栩记者却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

走在去往省物价局公交车站的路上,我们问邱记者:“为什么这种站牌被撬掉的小事也归经济记者管?”邱记者挠了挠头,说:“我是跑公交口的,所以报道公交站牌被撬,是我分内的事。再说,经济也没那么严肃,如今,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很多人的日常行为,其实就是经济现象。”

在省物价局公交车站,我们看到,66路的站牌已经被人扯掉了。邱记者待一辆66路车开过后,便道:“很好,这样便可以确定车牌是被人撬掉,而不是公交公司撤掉的了。”

之后,邱记者引导我们采访了行人和周边报刊亭的老板,便领着我们往回走。

我们一时间没有进入状态,摸不着脑袋:“这样就完啦?太无聊了点吧?”邱记者看了我们一眼,颇为严肃:“记者本来就不是天天采访大事的,这些小事虽然枯燥,但毕竟群众需要。”

这与我想象之中的记者工作相差甚远。印象中,记者们哪怕不是写尽人间疾苦,也得是常常活跃在各种大型的新闻现场,怎么会需要做这些零碎琐屑的工作呢?但也正如邱记者所说,真正的记者工作绝不像表面上那么光鲜,有的时候跑了很远的路只是为了一块被撬掉的站牌,或是一个翻起来的窖井盖,甚至到了现场才发现线索是假的。但也只有这样,记者们才能实实在在地为市民服务。而支持记者们这样日复一日辛苦劳动的,大概是心中那份对记者工作的热爱吧。

原来采访就是聊天

海都小记者 陈以实

莫名地紧张,又莫名地激动。当我看见那群即将被我采访的小娃娃时,就是这种心情。第一天的活动是去北峰采访一个夏令营。当我得知要亲自采访时,脑子一下蒙了。

张望来张望去,我瞅准一个男孩展开攻势。

“你家长带你来的吧?”

“嗯。你是来采访的吧?”“呃,对啊。”

“我会上报纸吗?”“可能。”

“那个小记者证给我看一下好不好……”

喂!我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啊!?

这样七拼八凑,写满了六七行,我却想打退堂鼓了。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事,做起来却不简单,记者这一行真不可小看!

这时候,记者苏艳梅老师来找我讲话了。她说,记者要会说话,还要懂得让他人说话。她告诉我她的采访成果,其中竟有许多关于孩子们的琐屑小事,细得不能再细。其实根本没什么秘诀,就只是“跟他们聊天”而已。

我找到感觉了。记者需要的是掌握沟通技巧,然后搭建与对方的心之桥梁。

记者获取消息需要技巧

海都小记者 刘凯明

我们A组跟随章微老师,赶往鼓岭做调查。因为将要重点开发的鼓岭,配套设施还不到位。刚开始,我们以小记者的身份,去询问餐馆和酒店,商家根本不愿意回答。我们又说是来做社会实践调查的,也没有人搭理我们。最后,我们假装是普通游客,又走访了三家餐馆,询问他们周末的生意好不好,没花多少时间就获取了有关的信息。看来,作为一名记者,有时获取消息要一点技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