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档案
7月23日,摄影小记者跟随本报摄影记者王浩志,赴闽侯拍摄正在施工的向莆铁路。7月24日,一组文字小记者跟随本报记者邱也栩采访省物价局公交车站66路站牌丢失时间。7月26日,小记者陈可笛主动采访街头的海都报发行员。
“他的职位很高,但他是个可爱的人”
海都小记者 温若兰
给我印象最深的海都人,是海峡都市报常务副总编吴光辉。他很平易近人、很低调。我们刚进海都这个大家庭,他就来看我们,和我们聊一些生活中的事情。闭营时我们拍照留念,他笑得很开心,叫我们一起喊“茄子”,但却不想把自己的照片发到报纸上。
吴总还是个有幽默感的人。溢慈在加拿大上学,他就和溢慈说了几句简单的英文,讲得很不错,他却很风趣地自嘲。我觉得,虽然他的职位让人觉得很严肃,但是他是个可爱的人。他非常关心我们的安全问题,千叮咛万嘱咐,还夸张地对几个记者老师说我们每个人少了一根汗毛都不行,真是感动。
“认识这位老师,比采访本身更有价值”
海都小记者 林薇拉
邱也栩,中山大学毕业,短发,小小的“心灵之窗”挂上了黑框“玻璃”,厚嘴唇,方脑袋。他,实在是很普通。但是,你也绝对想不到,就是这样的他,竟是海都经济部的一名优秀记者。
他带我们去采访66路公交车站牌丢失事件,路上,他告诉我们,别看站牌被拆这样的小事好像很无聊,但发行几十万份的报纸,哪怕只有一两千人看见,也能避免一些人误以为公交车改道,造成出行不便。我想这大概便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吧。
即使他是从名牌大学毕业,即使他才工作一年多,即使他每天为公交站牌丢失这样的“小事”奔波,邱记者也依然热爱现在的工作。他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我们要带着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我认为认识这样一位老师,比参加一次采访本身更有价值。
“她是记者岗位上最美的风景线”
海都小记者 王子琦
在小记者体验活动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李建芳老师。她工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在带领小记者外出采访时,总是倾囊相授,毫不藏私,细心地教授小记者们采访的技巧,耐心讲解。她安排任务井井有条,对小记者的体验活动十分上心。为了策划周六的爱心义卖,为闽清的贫困学生捐款,李建芳老师制订了十分周全完善的计划,费尽心力筹集到了义卖所需的一切设施。而在周六的爱心义卖现场,李建芳老师在夏日炎炎的下午,顶着酷热,陪着小记者们始终站在摊位前,没有离开岗位一步。活动开始前,她第一个到场;活动结束时,她最后一个离场。
李建芳老师,是记者岗位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她敬业的精神,对待职业的热情,对工作的负责,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她言传身教授予我的知识,我永远难以忘怀。
“他简直就是我们向往崇拜的模样”
海都小记者 谢泽杭李炎峻
王浩志老师一米七左右的个头,有着一副壮实的身板,方头大耳,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手上总是拿着单反相机,酷毙了。简直就是我们向往崇拜的模样。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新闻也是这样。”这是我在海都报学习时受益最大的话语之一,它出自海都报的摄影记者王浩志老师。王老师是执著的,他为了拍摄最富有张力的图片,冒着危险站到了距离地面约十米高的护栏上;王老师是细心的,拍完一组照片后,他细心地对图片进行裁剪,以造成最震撼的视觉冲击;王老师是善于发现的,正如开头所写,他就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西湖公园的菊花开了,津泰路上的公共垃圾桶换了……生活中的一件件细微小事,在他眼里,以另一个视角,便是一则新闻的好素材。
“一份完美的海都报,离不开他们的功劳”
海都小记者 陈可笛
自从听了海都报林华副社长的讲座,我便开始对发行员这个职业产生敬畏之情。有一天傍晚结束体验回家时,在天骐路口看到一位发行员在路口摆了张小桌子征订海都报。她大概40多岁,微胖,笑眯眯的。我戴上小记者证,拿出采访本和笔,走到她身边说:“您好,我是海都小记者,想采访您一下,占用您一点时间,好吗?”阿姨有些羞涩,连道:“我有什么好采访的!”我只好不断地说:“没事没事,就问您几个问题。”其实我也紧张得心里直打鼓。
慢慢地,我和阿姨也聊开了。阿姨每天3点就要起床,来到所属的铜盘发行站领取每天要送的500多份报纸,一直到早上八九点才能送完报纸回家休息。下午4点又要出门在天骐路口摆摊订报。阿姨告诉我,他们发行员经常要一户一户地走访,询问是否订报,一路上,甚至会遭受许多白眼。
我不敢问太多,怕再问下去影响阿姨的工作。我甚至忘记问阿姨的姓名。阿姨只是一个小小的发行员,没有人会记住她的名字。但一份完美的海都报,除了编辑与记者的付出,更有这些发行员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