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凌燕
本报讯 车辆川流不息,路面布满“陷阱”,“白改黑”才两年,福厦路涵江段路面已经坑坑洼洼,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本报5月4日曾作报道)。近日,5位省专家到莆田对该路段路面“病因”进行分析和“诊断”,并开出一系列整改“药方”。
当天下午,省市政道路设计、管理、施工等方面的5位专家,来到福厦路涵江段好运中心交叉口、塘北路、工业路等几段路面破损严重的路段,查看道路破损情况。随后,涵江区区政府召集专题会议,邀请专家分析路面破损原因。
涵江区住建局局长刘光荣说,造成福厦路涵江段路面破损主要有设计考虑不周、施工质量问题两方面的原因。此外,工期急也是一大原因。专家组组长陈自华还认为,由于福厦路涵江段动工时间在冬季,而铺沥青不适宜在10℃以下,这也是造成路面破损的原因之一。
在当天的会议上,5位专家经过讨论,现场对道路的整改、路基的补强、沥青混合料质量问题等开出“治”路“药方”。涵江区常务副区长邹荔平说,目前不考虑把福厦路涵江段道路全部凿掉,重新铺设沥青这种最直接的改造方式,因为这样做代价太大。沥青路的寿命期也才10年,且其间还要3年一个中修。这段路已经投入使用3年,没有必要重新铺设,只想通过整改来解决问题。
刘光荣表示,会后将根据专家建议对整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整改方案一旦通过,就开始启动整改。按照计划,整改要在9月之前动工,争取10月份之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