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文身”是错别字?
多位读者反映:7月27日A35版《文身男夜砸小店 警察抽烟旁观?》一文中标题和文章都用了“文身”一词,是错别字,正确的应该是“纹身”,有读者甚至批评本报在误导孩子。其实,纹身和文身是同义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已合并使用。
文身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的文饰肤体的习俗。在18世纪文身机出现前,文身都是通过针刺到皮肤上,在身体上刺绣各种花纹和文字,所以被称为“刺青”,后来又被称为“文身”或“纹身”。由于“文”本身的字义就有花纹、纹理的意思,用做动词就是在身上或脸上刺画花纹或文字,所以现在已统一规范用“文身”,而非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