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栏目主持 李帅 包华
在福州鼓楼区文儒坊大光里,郑子端先生的老宅有三重门,三重门中最里面的一道门,是木制的,门框上面还建有一道墙,墙上的砖雕十分漂亮,精致的祥云图案,栩栩如生的人物,尽管有些年代了,人物的表情还依稀可见……
郑先生说:“这些都是装饰用的,让门看起来更大气!”不光是漂亮,这大门可是有讲究的,主要有三个方面:表明主人职业、暗藏机关、敲门有规矩。
主人身份门上看
郑先生说,这座老宅已经住了三代人。走到临街大门,主持人被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息所吸引,木制门楼,大红漆,还有一副醒目的对联——“金匮玉函藏济世,南山北海祝长生”。
“从大门就知道这家人从事什么职业。”郑先生指着对联说,行文中有“济世救人”的含义,门上还挂着“郑医寓”的红木牌匾,“这十几个字一看,就知道这一家世代行医”。
防盗有窍门机关“卡死”门闩
老宅大门背后有木质门闩,呈“井”字形。“上面有个机关,你看。”郑先生使劲地抽动上面的那条门闩,却怎么也抽不出来。
原来那条门闩下方有个小凹槽,与门上一个小小的凸起正好契合。所以,拉门闩前要把门闩轻轻地往上推一下,小凹槽与小凸起分离,横着的那条门闩才能抽出来。郑先生说,这个设计是防盗用的,可以“卡死”门闩,不知道这个机关的人,没法从里面打开大门。
老福州讲究多敲三下门退两步
郑先生说,过去老福州都有不少讲究,代表着一家人的教养和素质,否则就算住在大宅门里,也会被人轻视。比如说,敲门要讲究“敲完门,退两步”,这是一种老福州的礼貌,就是敲三下门,然后退两步。
其实道理也简单,如果你敲门后仍站在原地,开门的人一打开门猛然看到一张脸,有可能会吓一跳。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敲门的人最好退两步,这样的做法其实也符合现代心理学的原理,人都是要有一个安全空间,在一定范围里,自己的空间不被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