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8版:莆田新闻
3上一版
 
莆田谋“聚”变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2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莆田谋“聚”变
莆田城乡一体化改革方案出台
 

N本报记者 吴智飞

我家住在木兰溪边

城中有屋乡下有田

家资盘底乐颠颠

抬头见蓝天

生活乐无边……

核心提示:农村娃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城里的教育资源,城里人更多地走向乡下休闲娱乐,城里的“资本”更多地投向农村……莆田的这些美丽蓝图正在慢慢实现中。

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莆田将构建一主、两次城区和若干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城乡发展格局,全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莆田如何实现城乡“聚”变?昨日,本报邀请全程参与制定总体方案的业内人士、城乡规划专家及各相关部门人士,对方案进行详细解读。

1.人口和资源向中心镇靠拢

政策:调整撤并部分规模较小、发展潜力不足的小乡镇,加快中心镇规划建设。调整撤并部分聚集度不高、不适宜居住的自然村落。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参照城市棚户区改造和造福工程等相关政策。

解读:根据规划,部分规模较小、发展潜力不足的小乡镇会被调整撤并到整体规划、建设的中心镇。在农民自愿的原则上,聚集度不高、不适宜居住的自然村落会被调整撤并到中心村,中心村将向新型社区转变。这样一来,将促进人口和资源要素向中心镇集聚,并从财政部代理发行的福建省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专项用于支持莆田市加快推进中心镇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2.放弃“宅基地”进城可购经适房

政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解读:这一政策由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提交,据介绍,整理整治城乡建设用地,今后,土地将会在省内的平台上进行交易,即享受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用地政策。同时,建设用地复垦的新增耕地,纳入增减挂钩指标使用。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实施建新地块和拆旧地块组成项目区的审批办法,使用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对自愿放弃宅基地的“离地进城”农民,可采用货币安置、产权安置等方式予以补偿,其原享有的集体待遇和集体资产收益不变,户口可继续保留为农村居民户口,也可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符合条件的可选购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或租用廉租房、公共租赁房。

3.农业“现代化”发展农家乐

政策:

推进农业发展“接二连三”,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

解读:

“接二连三”即农业发展接第二产业连第三产业,不再让农业成为单一、孤立产业,充分利用北部山区的优美资源和荔林水乡的田园景观,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多开发“农家乐”。

4.撤乡并镇把农村变社区

政策: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各级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

解读:由于目前的各县区的辖区内都拥有各自的港湾,开发项目等行政审批事项比较繁琐,因此,预计将对各县区的行政区域进行重新划分调整。同时,积极推进撤乡并镇、撤镇设街和村改居,2015年之前,各中心镇所在地村庄及条件比较成熟的中心村,全面完成村改居目标,实行社区化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探索设立中心村党委和管委会。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完善以行政服务中心为主平台的市、县、乡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5.新农保向城镇居民看齐

政策:推进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并轨统一,探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长缴多得”激励机制。

解读: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缩小城乡差距,“长缴多得”——最早从16岁开始便可以缴纳养老保险,一直缴到60岁。原则是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越长,得到的养老金便越多,目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在研究“长缴多得”的养老保险的具体的计算方法。

6.让教师在城乡间流动

政策: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和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组建医疗集团。探索通过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托管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形式,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医疗网点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卫生保健水平。

解读:组建医疗集团,整合全市医疗资源,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成立教育集团,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城乡教师进行流动,并补充农村教师,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

7.推进自由落户政策

政策:调整现行户口迁移政策,以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和稳定就业收入为户口迁移的基本条件,稳步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

解读:除对迁往荔城区、城厢区街道建制范围内的户口政策再适当放宽外,其他地区实行自由落户政策,全面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增强户口的流通性,让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另外推进“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争取一张卡或许同时兼具便民功能,比如身份证、银行卡、公交卡等功能。

【大事记】

2011年12月9日,《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请示》上报省委、省政府。

2012年1月9日,正式成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市发改委。

2012年2月13日至21日,召开社会保障、城乡规划、住房建设、交通设施、医疗卫生、土地改革、户籍改革和公共财政等八场专题会。

2012年6月25日,第7次省长办公会议原则通过《总体方案》,同意提交省委常委会审定。

2012年7月11日,省委常委会研究审定《总体方案》。

2012年7月27日,省委、省政府以闽委发[2012]5号文件正式印发。

□数字点击

2020年城镇化率达70%

到2015年,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重大进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万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镇化率达到7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