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7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南帆:这一次我又被击中了
再过3天,立秋
一代“手袋男”,举止合礼吗
郭东健国画获全国美展优秀奖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篇历史散文《马江半小时》下周出版
南帆:这一次我又被击中了

 

N本报记者 宋晖

6年前,学者南帆凭借历史散文《辛亥年的枪声》一举摘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大奖;下周,《辛亥年的枪声》的姐妹篇《马江半小时》即将由海峡书局出版。

长篇随笔《马江半小时》再现了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的情景,半个小时的战事带出一系列著名历史人物:左宗棠、沈葆桢、林则徐、张佩纶、李鸿章、何璟……在某些炽热的特殊年份,这座城的历史曾经灼目地燃烧起来,热血男儿荟萃,志士仁人济济一堂,大半个中国都听到了他们的动静。透过历史的烟尘,厘清成败的脉络,烛照重大历史事件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马江之战是什么击中了他?

在《辛亥年的枪声》、《戊戌年的铡刀》完成之后,南帆曾说,“需要大的触动才会再写这样的大历史散文,我珍视这种触动,如果没有,也许不会再写。”那么,这一次是什么击中了他?

南帆所说的触动大约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历史积存的能量如何在一个瞬间突然而意外地爆发;第二,一个貌似简单的历史事件内部隐藏了极其纷繁的线索,各种意向的交会形成了一个谁也没有预想到的结局。”

而这一次触动“如一个灵感的闪电突然击中了尘封已久的史料”。南帆告诉记者,那一天,有人建议他关注马江之战,并且不要循规蹈矩地拘泥于史料。他们的交谈不仅追溯到这个历史事件的遥远前因,而且涉及这个历史事件的巨大余波如何改变了这一块地域的未来。这次交谈还没有结束,南帆已经决定动手了。

马江之战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内部人物众多,线索缠绕交叉,如同一幢拥有许许多多回廊、通道和楼梯的迷宫。“我力图陈述整个历史事件的轮廓,同时又尝试放大某些有趣的局部。一个局部的细节可能密集地浮现,然而,另一个局部的细节始终阙如。这个历史事件内部还存在不少空隙、悬疑,存在种种无法衔接的断点,这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神秘地带。相对于巨型的历史景观,个人的机遇、挫折、一颦一笑或者万千感慨微不足道。然而,如果以一个又一个的具体人生为单位,小小的偶然岔道足以改变一个历史人物后半辈子的命运。坦率地说,更吸引我的显然是这些方面。”

那些“非著名”福州人

鸦片战争之后,福州在近代史的地位迅速凸显出来。一个城市的文化位置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而在马江海战后,这个城市又慢慢陷入了沉寂之中。南帆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战役的失利,“仅仅半小时,一度生机勃勃、寄寓那么多人强国梦想的福建水师,竟灰飞烟灭了,并且令那么多人惨烈葬身,这个事件在偶然与必然之间,夹杂了太多值得思考与回味的东西。”

在这本新作中出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福州人,除了沈葆桢以外,许寿山、陈英、叶琛、林森林、魏瀚、王寿昌、林培基这些大多不被人关注,而南帆对这些“小人物”却有不一样的感情,“作为福州本地人,我是在马江之战的127年之后开始重述这个历史事件。抵近看,这些人物面目各异,个性鲜明,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至少在当时,许多人物的性格之中都包含了某种勃勃的生气,我相信这也是与历史背景相互呼应的,但这些性格只能镶嵌在当时的历史结构之中,他们的个人空间其实十分有限。脆弱的时局之下,这些本来有着各自生存轨迹的生命个体,却一起消失于马江之上。”

写马江之战,延续的是对于福州历史的兴趣

其实南帆并不愿意说是“姐妹篇”,“准确地说,延续的是对于福州历史的兴趣。”

对南帆来说,两种视野影响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第一,现今的历史发展、历史知识以及全球化的格局。第二,文学的视野,而不是重复众所周知的历史资料,是一个人对于过往历史回溯、思考、推测、感慨、想象、追问。南帆说,“另外,我更为关心的是这个历史事件内部每一个历史人物的独特表现,他们的性情、意愿和历史安排的结局。”这其实就是文学写作与历史写作的区别。

南帆说,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有时反而忽略了这块土地过往的历史。从林则徐到严复,从沈葆桢到林觉民,从陈宝琛到林旭,这些人物气吞万里,天下何人不识?曾几何时,风流云散,阳光下的日子逐渐恢复了平静,种种传说仅仅若有若无地浮动于几个深宅大院之间。历史或轻或重,似乎对现代生活并无太大影响,但南帆一直固执地认为,它们始终潜在地左右一座城市的气质,“追忆与反思有时候会增加我们眼光的温度和厚度。而在这部作品中我想传达的是,如此之短的半小时与一两百年历史之间的巨大张力。这半小时是以往历史的积聚,又对于未来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什么?相信有耐心重温这段往事的人会从中找到答案的。”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