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福建新闻·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美济礁成热词 引开发南海热
留学生打进热线 推荐中学老师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聚焦南海福建力量引关注
美济礁成热词 引开发南海热

返回三亚的南海捕捞船队,不久后他们将再次开往美济礁
福建老乡船员们托本报代他们感谢家乡父老们的关心
 

N本报记者 张志宏 林海峰 马海涛 文/图

关注理由:从7月24日开始,本报在省内媒体中独家重磅推出“聚焦南海福建力量”的系列报道,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全国各大媒体、网站纷纷转载,盛赞“福建就是牛”。

本报还特派记者,奔赴海南,实地探访远征远航的福建渔船与“英雄渔民”,以图文、视频形式,为读者和网友,发回了大量一线的鲜活报道,为您全方位展示咱们平潭人闯荡南海,守卫南沙的感人故事。众省内读者也夸“海都报策划的独家新闻,挖得深,做得透,给咱福建人长脸了”、“这组报道既向全国宣传了福建精神,也大大激发国人热爱南海、守卫寸土的热情”。

随着南海的禁渔令结束,平潭乡亲又开始忙碌着再次起航的各项准备,昨日上午,已完成本次采访的本报特派记者前往三亚港,与船上的渔民一一道别,约定尽快在南沙美济礁再会,并期待年底养殖收成后,“鲜肥的深海鱼运到福州,搞个海都渔家乐,回馈福建父老乡亲们的支持”。

十万个网页热捧“福建力量”

昨晚,本报特派记者返回福州,就接到“开发美济礁第一人”的平潭老人林载亮的电话。他说这几天忙着返航后的渔航补给,没有空上网看新闻,“一看吓一跳,那么多网站转载,网友评论都夸我们福建人厉害”。记者随后上网查阅,通过网络搜索惊喜发现,网络转载达到十多万条,“美济礁”、“平潭渔民”、“南海福建渔船”等都成了网络热词。

包括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的主流门户网站在内,目前已经有近十万个网页转载了本报的系列报道。网友评论更高达上万条。很多网友表示,这群福建人在遥远的海域,顶着烈日熬着孤独,用养殖、捕捞作业的方式屯海戍边,非常值得大家钦佩,看到海都报的报道,也激起了国人的爱国心。

一位叫“远方的雪”的海都网网友表示,南沙群岛是我们不可侵犯的领土,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海都报的报道后,投入到南海开发。

“守卫寸土,匹夫有责,平潭渔民给我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本报读者刘先生是福州一所中学的老师,他说,自己会好好利用暑假的休息时间,把本报报道的图片、文字、视频做成PPT,等开学的时候,给学生们上一堂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课,让孩子们知道咱们福建人这么敢闯敢拼。

福建渔民掀起“开发南沙热”

本报的系列报道,也对福建渔业产生了“蝴蝶效应”。众多读者、网友纷纷致电本报了解关于南沙开发的情况,也有众多福建沿海的渔民乡亲,通过本报找到了林载亮教授,远赴海南省海口市区,与林载亮教授洽谈合作事宜,一时间在渔业界掀起了围绕着“美济礁”的南海开发热。

昨晚,林载亮教授在家里打开海都报,逐一浏览本报“聚焦南海福建力量”的系列报道。家乡媒体和广大读者网友对他们的持续关注,让林教授很是欣慰。他表示,在南海争端的大背景下,本报的报道非常及时、到位,能够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南沙群岛的情况,知道南沙蕴含丰富的资源,吸引更多的国人来这里开发,丰富了我国在南沙海域经济开发的措施,显示我国在南沙的存在,对进一步推行渔业维权的策略,将会增添一个分量十足的筹码。

林教授还通过本报向家乡的渔民朋友和渔业企业家传递了一条好消息。他说,8月1日,为期两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结束,海南全省共近9000艘伏休渔船,已正式解禁开捕。目前,前往南海捕鱼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船员和船主都会获得工资、柴油等补贴。按照2011年的柴油补贴标准,凡去过南沙或黄岩岛的渔船,一次性补贴3.5万元,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渔船的马力进行82元/千瓦的计趟补贴。

政府的补贴政策,无疑是给准备出海作业的渔民带去了利好消息,也给众多打算前往南海开发的福建读者打了一支强心针,一些读者在致电本报968111热线时表示,看到本报聚焦南海福建力量的系列报道,对南沙的情况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南沙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了他,加上政府对南沙的渔业有这么大力度的支持,因此他们打算近期就来海南投资开发南沙的渔业。

这几天,林教授的家里宾客满门,很多闻讯的平潭老乡都找到林教授,和他商谈有关美济礁养殖合作的事宜,希望把美济礁的产业资源做得更大更强,并且依托美济礁现有的资源,对南沙其他的海域进行开发。这些客人的到来,林教授非常高兴,他表示,家乡人能到南沙来开发,他尤为高兴,因为他们的加入,将为南沙的开发继续增加福建力量。

合办“海都渔家乐”南沙的鱼有望运回福州

美济礁属于南沙渔场的一部分,是不可多得的一处天然渔场。这里具有大陆架、环礁、大洋性三大渔业生态系,有名贵贝类、海参、海龟、食用鱼类和观赏鱼类。

林教授说,他们在美济礁搞养殖,经常会在海里捕捞到各种各样的鱼,有豚鱼、七星斑、红色东星斑、青衣,甚至上百斤的龙胆,这些鱼不仅味道鲜美,肉质的口感也非常好。他们的鱼一般都销往广东、香港、北京以及上海等地,一条东星斑的价格甚至卖到上千元。

此前,林载亮通过本报表示了他们回馈家乡的心愿,想把美济礁的鱼儿运回福州,同本报一起搞一场“海都渔家乐”,请乡亲们来尝尝鲜,想买的,就优惠一点。

拟办“海都鱼家乐”的消息见报后,不少读者打进电话说,这个想法很好,希望在年底春节前夕能够办一场,“让我们也看看美济礁的鱼长什么样?到底有多美味?”

“年底,我们福州见”,林载亮想通过本报,寄语福建的父老乡亲,通过和海都办合办“海都渔家乐”这项公益活动,回报家乡人民支持,争取在今年年底,能够把美济礁的鱼儿运回福州,请乡亲们来品尝,想买的,就优惠一点。

目前,本报将和林载亮教授进一步沟通、协商,一旦最终敲定“海都渔家乐”的具体举办时间,本报将派记者前往南沙美济礁,为您发回这片神奇海域的景象。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