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4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24孝”何来绑架公众之说?
“哺乳快闪”
□读者反馈
“只偷党政机关”盗窃者为何受热捧
网友说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偷党政机关”盗窃者为何受热捧

 

N望桉

日前,山东一个盗窃团伙落网。该团伙足迹布安徽、江苏、河南、山东4省,半年内作案达29起。审讯中,该团伙头目称他们“盗亦有道”,“我们不偷百姓,他们挣钱都不容易,我们只偷党政机关,他们都是公家的东西。”此番论调却得到一些网友力挺,说他们流淌着“道德血液”。(8月14日齐鲁网)

类似新闻屡见报端,盗窃者吹嘘自己多有“道德感”,无非是为了减轻罪责。然而,这个疯狂作案的盗窃团伙居然在网上成为“英雄”,还是让人感到错愕。

这些网友忘了,只要是盗窃,不管作案者偷的是谁的东西,都是犯罪行为,这是基本的法律常识;在道德层面,用非法手段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是为人所不齿的,不知所谓的“道德血液”从何说起?

如果非要找理由,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这些网友觉得该团伙所偷的机关单位的财物只关乎那些当官的利益,跟老百姓没有关系,他们要偷尽管偷好了。殊不知,机关单位不是企业,并不生产财富,里面的一桌一椅都来自包括那些网友在内的纳税人的钱——小偷明明偷了自己的钱,却还为他叫好,这世界竟还有如此糊涂之人?

当然,那些网友不排除有调侃或恶搞的成分,但究其深层心理动机,不外乎:一、只要不偷到自己头上,盗窃团伙就不是那么可恶;二、“只偷党政机关”,气一气当官的,也算为我们老百姓出口恶气……不得不说,当下一些网友的心态出了问题,他们因为对当下贪官以及社会不公的不满,为了宣泄,不问是非对错,只图快意恩仇。

现代文明社会强调规则和法治,谁触犯底线,谁就要受到严惩,所谓的“侠盗”只是绿林文化的残存,是应该被当下主流价值观所摈弃的。不然,今天“只偷党政机关”得到同情,为非作歹者明天就会“只偷有钱人”,后天就会“只偷家有二套房的”……最终受害的还是普通民众。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