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100天感受的都是“正能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00天感受的都是“正能量”
9年里,海都·利群阳光助学已惠及3000多名学生;各界的爱心让我们明白,慈善不是有钱人的游戏,而是属于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近五年海都·利群阳光助学成绩
 

N本报助学组

昨日,福州大戏院举行的寒门学子励志报告会落下帷幕,意味着2012年“海都·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暂告一段落。300多名受助学子在本报的帮助下,即将开始四年的大学生活。

整整一百天,历时三个多月的年度助学行动告一段落。没有休息日,也无论是烈日还是暴雨,我们并非“铁人”,但助学活动中社会各界的“正能量”,让我们可以精力饱满地进行每一天的采访和报道。

贫困中坚持的寒门学子,给我们以激励。在贫困生聚集的一所学校里,孩子们在黑板上写的“珍惜时间,挑战命运”,让我们震撼。这些孩子,有的在四面漏风、屋顶漏雨的蘑菇棚里大声朗读;有的在小屋里演绎现代版“凿壁偷光”;有的在各种打工中抽空读书,硬是把大学上了……这些孩子已吃尽“苦中苦”,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

而捐助孩子上学的爱心人士,让我们不敢有一丝懈怠。在助学中,我们唯一无法统计的,是参与捐款的人数。一点一滴的爱心款,汇聚成三百多万元助学金,让我们激动。当我们看到榕城的哥把一上午的营业额都扔进捐款箱,看到小朋友打开攒了一年的零钱罐,看到骑着破旧自行车、坚持多年捐款的阿姨时,我们明白了,慈善不是有钱人的游戏,而是属于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包括我们。

我们还看到,“正能量”在传播中不断成长,我们捐助过的寒门学子就是例证。他们中,有人把挣来的工资捐给了学弟学妹,有人拖着假肢在街头劝募,有人要当实习医生了,还在工作间隙来当助学义工。

9年里,3000多名学生受助,“海都·利群阳光助学”俨然成为市民心目中的一项品牌公益行动。一年一度的海都·利群助学行动平台,是一个正能量交汇的平台,这种能量激励着我们助学组的每一个成员,也定能令您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们感谢每一位爱心人士,也邀请更多的“您”,继续和我们一起体验助学的精彩。

感谢您

一元、十元、百元、千元……涓涓细流,汇聚成315.5万元。感谢您,感谢每一份爱心。我们没有办法一一道谢,只能在此列举部分爱心人士名单:

最专业的捐助人:

福清陈先生,是一位从事建筑施工行业的小老板。8月15日,他一次捐了20万元,这是近5年助学行动中收到的单笔最大的个人捐款。陈先生不愿留名,他的助理阮女士说,他希望能通过自己这一点微薄的力量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也希望能借此发动更多的人去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积少成多,才会形成更大的公益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最神秘的捐助人:

阮女士,每年都通过邮储银行打来数万元的汇款,却不喜声张。今年她在汇款单上写下“不要回访”,也不留地址和联系方式,彻底“潜伏”。

最低调的捐助人:

福州蔡先生,这两年总是开着一辆破旧的小车,穿着并不光鲜的衣服,顶着一张黝黑的脸,到威斯汀参与捐助行动。仅去年和今年的捐款,他就捐助了6名贫困学子,这笔钱足够他换一辆好车。

最健康的捐助人:

福州杨女士,以前每天都要抽一包中华烟。前几年,杨女士突然戒烟了,捐助起贫困学子。杨女士说,她一天少抽一包烟,一年就能捐助两个学子。

最波折的捐助人:

泉州的黄先生是8月12日上午8点,听到987广播关于威斯汀酒店的活动宣传后一路赶来的。在路上,他一直收听着广播,还开足了马力,无奈遇到大雨,一直到2点才赶到威斯汀酒店。顾不上吃午饭,他先认捐了一名贫困学子。

2012阳光助学轨迹

5月8日

2012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在杭州启动。这是一项全国性的公益行动,全国现有16个省加入。今年,本报推出二维码——“爱码”项目和微爱助学方式,以便读者捐款。

6月11日

助学直通车开赴莆田。在这个地方,许多家庭仍在为是否让孩子读书而争论,而这争论一旦牵涉到女孩时,尤为激烈。长辈们盘算着,上大学需要大笔钱,不上了,去打工还能有收入,甚至出嫁也可以换来彩礼钱。这些世俗的考虑,让女孩随时都可能中断大学梦。

6月19日

直通车开往南平,六天走访了顺昌、浦城、建阳三地。南平手工业发达,给孩子们找工作创造了条件。烤烟、摘茶、做笋干……学子跟着大人一起干,餐饮、娱乐业,也常见到学子的身影。为筹学费的贫困学子,什么都干,堪称“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学子”。

6月26日

直通车到达宁德。在宁德,每年都有近百名义工参与助学。除了已颇有名气的民间慈善机构鸿爱会外,还有很多自发的个人。每到一个县,总会有当地的爱心人士拿着一沓厚厚的学子名单等着记者,里面是每一个寒门学子的详细资料,这些都是他们工作之余一一走访得来的。

7月2日

直通车开赴福州各地。随行的987私家车广播记者把这些学子的故事通过广播,传到了车主的耳朵里。于是,才有了7月底全城“绿”动的爱心狂潮。

7月6日

福州海峡影城举行“爱心大搜索——阳光学子圆梦之夜”活动。当晚,在短短一个小时里,募集善款6万多元。在这个难忘的夜晚,10名寒门学子领到了第一年的学费,还免费看了一场3D电影,提前感受了一次大城市的生活。

7月10日

直通车踏上三明。自2008年起,每年高考前,三明市残疾人联合会都会抽专人到各地寻访来自贫困残疾人家庭的考生,为他们联系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企业家等,筹集助学款。在过去的四年,他们先后为150多名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筹集学费。

7月23日

福州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加入爱心联盟,在商场内摆放捐款箱,为全省贫困学子筹学费。7月27日,他们通过慈善晚宴,发动爱心企业和他们一起做公益。

7月26日

微公益“慈善晚宴”开幕,福州本地4位明星刘伟、管艺、周文辉、陈力行在两家餐厅当义务服务员,助阵本报阳光助学行动,短短4小时内,两家餐厅美食义卖共得25755元,这些钱全数捐给寒门学子。

7月30日

助学行动之“绿丝带”公益行动第一季启动,捐出一元钱,换一条绿丝带,帮寒门学子圆大学梦,我们设了三个户外募捐点,募得善款4.4万余元。在这三天里,我们看到了许多老面孔,一位连续参加了2年绿丝带活动的老人说,她要捐到走不动为止。类似的感人故事频频发生,感动着我们。

8月8日

牵手之旅。同样是贫困家庭,高考成绩和录取院校,有可能决定他们被资助的命运。一些考入名校的贫困学子,助学金、奖学金,可以让他们继续自己的学业。而一些刚过本二线的学子,却常常需要在打工和上学之间做选择。什么样的孩子最需要帮助?吉诺集团和本报发起了“牵手之旅”,企业、城里爱心人士、记者深入大山寻找答案。

8月11日

助学行动之“绿丝带”公益行动第二季,在福州威斯汀酒店举行的寒门学子见面会上,26名寒门学子在一个半小时内全被“一对一”认捐了大学四年的学费。在这两季共7天的“绿丝带”行动中,有5万多名市民参与,募得善款8.3万多元,26名寒门学子被一对一认捐。

8月19日

在福州大戏院内,2012年海都·利群阳光助学金发放仪式及励志报告会顺利举行,155名学子,在近千名观众的见证下,拿到了5000元助学金。6名寒门尖子生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奉送了考取高分,考入名牌大学的学习秘笈。

8月下旬

驻闽驻榕空军94647部队将一对一认捐10名寒门学子。去年,这个部队也认捐了10名学子。部队的戴副主任说,那些还未参加助学活动的战士纷纷嚷着也要加入,战士们参与热情高昂,两天之内就给学子凑齐了大学第一年的学费。

 
 
 
   
   
   
关闭